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李怡:北京在弱势下对台湾让步

香港苹果日报李怡/在博鳌论坛,萧万长与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一起主持圆桌会议。会议结束后,商务部发出新闻稿,指双方达成四点共识,其中第四点是: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尽快建立起沟通协商平台。

面对台湾媒体询问,萧万长说,会议中没有这个结论,他不知道为甚麽有这份新闻稿。他说,会议全程都开放媒体採访,「我们的结论,你们都听到,大家做个见证。」

眼看中共无中生有的技俩,又要使两岸的准高层(萧还未上任副总统)会晤破局了。但两小时后,商务部网站已将新闻稿删去了「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这一句。 接,商务部长陈德铭和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杨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这个新闻稿是错误的」。一场风波平息。中共官方公开承认错误,而且如此快地承认,在笔者印象中还是第一次。

问题是,为甚麽会在全场记者见证之下,商务部新闻稿还会出现这句让台湾极为感冒的话?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北京故意放上去以测试台湾的反应,如果萧万长与台湾舆论没有反应,就偷鸡成功,在两岸协商中插入「一中」原则并作为「九二共识」的基础。另一原因是胡锦涛向布殊表示接受「一中各表」的讯息还未在中共党内传达,商务部新闻稿撰稿人按照过去对「九二共识」的阐释,擅自加入这一句。

无论如何,北京从过去认为「九二共识」就是两岸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并不予表述,即所谓「一中不表」,改为「一中各表」,或搁置「一中」争议以创双赢, 是很大的妥协与让步。只有绕过到底是「一中」还是「各表」,是「两岸」还是「两国」,是「对话」还是「谈判」,是「对等」还是「平等」,是「共识」还是 「精神」这一类过去十年争论不休的文字障,才有可能恢复及推展两岸协商关係。

为甚麽当年痛斥「一中各表」是歪曲「九二共识」的中共,今天又愿意接受「一中各表」呢?原因之一是陈水扁执政八年,不仅不接受「一中不表」,甚至不接受「一中各表」,更是积极推动「去中国化」,一直威胁要制宪,搞公投,推动法理台独,这种极端的主张,使中共觉得还是接受维持现状的「一中各表」比较好。

正如鲁迅所说,若你提出屋子太闷,要开个窗,就一定有人反对;但你说屋子太闷不如把屋顶拆掉吧,就会有人主张开个窗了。台湾在国民党执政时建议两岸开个窗,中共说要台湾回到「一个中国」的大屋顶下;民进党执政后说要把屋顶拆掉,于是中共接受不如开个窗了。因此,中共今天能半推半就地接受「一中各表」,恐怕还要归功陈水扁呢。

另一个原因,是中共现正受东躲和奥运危机所困扰,与国际媒体对抗使中国形象不断失分,前天《金融时报》公布与Harris民调机构合办的一项最新欧洲民意调查显示,对欧洲来说,中国已超过美国、伊朗和北韩,成为全球稳定的最大威胁。过去,美国一直被认为是欧洲最大威胁,最新调查认为美国是最大威胁的,已从去年的32%降到29%,而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的,则从去年19%上升到35%。

针对这项调查,欧洲委员会外交关係执行主任Mark Leonard表示,过去五年,大家认为中国充满经济契机,但这六个月,由于达尔富尔危机和东躲暴乱,外界对中国印象显然有所改观。至于美国,今年二月盖洛普的调查,中国被列为美国第三号敌人,一、二位分别是伊朗和伊拉克。

偏偏今年是奥运年,是中国最需要万邦来仪、国际媒体齐声颂讚的时候,国际社会却出现对中国印象的逆转。中国在弱势之下,为博取国际好感,于是对台湾释出善意,争取和解,避免再受国际社会抨击,令奥运惨澹举行。

不过,台湾也不要高兴得太早,现在北京只是搁置「一中」争议,而不是放弃「一中」争议。等国际形势改观,北京掌握了主动,「一阔脸就变」的本性又会回来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