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上海国保警察沈国良用车撞冯正虎

http://76.162.190.142/show.asp?id=858

2010年2月28日上午郭泉的辩护律师郭莲辉打来电话,他路过上海,想来看望我。我欢迎他光临寒舍,就放弃原定与妻子一起去岳母家过元宵节的计划,在家等候远道而来的客人。其间,一位上海的古玉鉴定专家沈纯理先生也来拜访我。

中午12:00左右,郭莲辉律师由二位上海市民陪同,其中一位顾国平,我不是很熟悉的,另一位我根本不认识,但随同郭律师登门拜访我家的人都是我的客人。我们聊了一个半小时,就起身去我家附近的餐馆吃午饭。

13:30左右,我们走到我小区的大门口,被一大批社区保安人员围住,其中有一位便衣警察要求郭律师跟他们去五角场派出所,郭律师当场拒绝,要求有合法的证件才可以跟他们走。我对他们说:这是我的客人,我们要去吃饭了,有什么事等我们吃饭后也可以谈,是谁叫他们去?这位便衣说:与你没有关系,是沈国良找他们。我说:他们是来我家做客的,你们又没有合法证件,你们要征求郭律师自己是否愿意配合。

后来,郭律师与二位市民被便衣警察请上小车子送到五角场派出所,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么急匆匆传唤郭律师,我的感觉他没有犯法,他刚到上海,已购了飞机票,明天回江西,只不过路过上海看望一下朋友而已。但愿是什么误会,他去派出所搞清一下就可以走了,他是一个律师会懂得如何与警察打交道。

他们走后一会,大约14:00左右,我与沈纯理先生还站在小区的大门边,准备去吃饭。突然一辆深色的小桥车疯狂地朝我冲来,撞到我的左腿,紧急煞住了。周围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个司机疯了。门卫奔出来要追究这个司机,一看是国保警察沈国良。他开进小区,又转过头,我走过去站在他的车前,大声谴责他:你想压人,我让你压。他又开过来撞我,我被撞出一步。这时民警小叶拉住我。杨浦区国保警察叶处长也在现场目睹此景。小区大门上空安装的摄像头记录了这个事件的全过程。

国保警察沈国良离开时,又将我的朋友沈纯理先生带走了。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沈国良的行为实在过分,今天没有人得罪他,我也没有妨碍他什么,他要找的郭律师也已跟便衣警察走了。他今天的行为已失去理智,公然开车撞人是一个警察可以做的行为吗?这表明他心里压力太大,已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的失败变成个人的泄愤,所做的行为与他的年龄与职业不相符,不适合做国保警察工作。

沈国良先生是包管我的国保警察,对我的一连串打压都与他有关,还指使社区保安人员对我干一些坏事。我很清楚,但我总是谅解他,这是他养家糊口的工作。当然管住我,他有成绩,可以有奖励。但是,我坚守自己做人尊严、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我不得不让他失败。过去他企图无法无理地软禁我在家,但被我冲破了。我回国的第一天他在接我的车上告知我不准接受记者采访,但我一下车就被记者包围,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政府依法让我回国,实际上纠正了上海违法官员的错误。中国驻日大使馆代表中国政府一周内三次来远离东京的成田机场看望我,他们的诚意确实令我感动,我没有任何条件就主动离开机场,化解了一个难题。中国驻日大使馆也帮助我顺利回国。我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易与承诺,是靠双方的诚信去解决问题。我的回国却让上海某些国保警察觉得很失面子,沈国良先生在我背后散布我与中国驻日大使馆有交易、有承诺的流言蜚语,还在制造一些麻烦。的确,他们一下子无法接受我回国的事实,但是个人、地方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

其实,沈国良先生不必太生气,这是工作,我们俩没有个人之间的怨恨。这个工作本来就很难做,他做不成功,其他人也做不成功,做成功的是不正常的。在一个法律制度日趋完善的国家里,要做违法的事,也只能穿着便衣,偷偷摸摸地干,对方有恐惧的心理,被吓住了,不讲法的警察就能得逞一下,否则很难成功,没有人肯屈服。沈国良先生就是要撞死我,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现实与趋势。而且,中国的检察部门也不容许警察可以公然开车撞人。


冯正虎

2010年2月28日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那是在2000年,现在已是2010年,那已经是10年之前的事了。”

中国体操选手年龄造假 悉尼奥运铜牌将被取消

美联社

一位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官员周五表示,因为队员董芳霄年龄造假被证实,所以应该取消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获得的一枚铜牌。

  经过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调查,董芳霄在参加悉尼奥运会时只有14岁。而参加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必须年满16岁。不过,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另一位怀疑对象杨云年龄造假,但国际体操联合会认为这也给出了一个警告。

  国际体操联合会已经取消了董芳霄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的所有成绩,调查还将上交给国际奥委会。因为牵涉到奥运会,所以要由国际奥委会决定是否取消中国队的奖牌。而国际奥委会之前就表示,如果有任何体操运动员年龄造假,他们都会采取“必要的措施”。

  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说:“我们证实,已经收到国际体操联合会关于董芳霄和杨云的调查,我们也注意到了他们作出的决定。显然,在执委会作出决定前,我们需要时间考虑这些证据。我们非常感谢国际体操联合会的工作。”

  中国将为这次年龄造假的调查支付所有费用。该调查包括12月在瑞士洛桑国际体操联合会总部两天的听证会。人在温哥华的中国奥委会新闻专员张海峰说,这一决定已是陈年往事了。“那是在2000年,现在已是2010年,那已经是10年之前的事了。”而美国体操协会主席史蒂夫.佩里赞扬了国际体操联合会的调查: “国际体操联合会做了一件很有责任感的事,现在我们将和美国奥委会合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身为国家技术官员的董芳霄的信息显 示她出生于1986年1月23日,而她在FIG的资料 却是1983年1月20日。董芳霄的博客也说自己属牛,那么她的生日就应该在1985年2月20日 到1986年2月8日之间。董芳霄没有否认这一点,但拒绝回答任何相关问题,只是告诉美联社记者,自己已经离开体操队了。1999年世锦赛,董芳霄帮助中 国队拿到团体铜牌,她个人名列全能第六。FIG表示,这些成绩也都将被取消。

Should Europe Lift Its Arms Embargo on China?

By LEO CENDROWICZ / BRUSSELS Wednesday, Feb. 10, 2010

Barack Obama is not the only one with a China-size headache. Leaders in Europe have also tangled with Beijing recently on everything from trade to climate change to Iran. But perhaps the thorniest issu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is the arms embargo that's been in place ever since the bloody suppression of the Tiananmen Square protests in 1989.

The E.U. is now rethinking this 20-year-old arms ban. Spain, which holds the E.U.'s rotating presidency until July 1, has called for a review of the embargo as a way of improving relations with Beijing. "We are all aware of the new role which China is assuming in the world," said Spanish Foreign Minister Miguel Angel Moratinos. This is great news for China, especially given its fury over the recent decision by the U.S. to sell $6.4 billion worth of arms to Taiwan, which China regards as a renegade province.

(See a brief history of U.S. Presidents in China.)

China says the lifting of the embargo is more symbolic than anything else — it would signal a European acceptance of the country's status as an equal player on the world stage. The weapons ban has certainly not prevented China from becoming a military power — its annual defense budget officially stands at $70 billion, although the Pentagon believes the real figure to be twice as high. Rather, Beijing sees the embargo as outdated and insulting, considering the other nations currently subject to an E.U. arms ban are all pariah states — Congo, North Korea, Iran, Burma, Somalia, Sudan and Zimbabwe. (A similar E.U. embargo against Uzbekistan was lifted in October, despite continuing concerns about human rights in the Central Asian nation.)

And Europe could certainly benefit from better relations with Beijing, which has been dismissive of E.U. diplomatic requests and disdainful of European attempts to be more of a global leader in recent years. In 2008, China canceled a summit with E.U. leaders after French President Nicolas Sarkozy met with the exiled Tibetan leader, the Dalai Lama. Then, last December, China executed a British citizen for drug-smuggling — the first European to be executed in China in 50 years — despite condemnations from the E.U. and pleas from supporters that he be spared because of his mental illness. And at last year's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E.U. leaders were shocked by China's scorn for European efforts at securing a meaningful commitment to cut emissions.

The harsh tone from Beijing stings even more since the E.U. had hoped its new Lisbon Treaty — intended to create a more streamlined institution with a strong President and Foreign Minister speaking on its behalf — would ensure the bloc would have a bigger presence on the global stage. But China has historically sought to exploit the E.U.'s internal divisions to fuel its economic growth, not deal with the bloc as a whole. All of the E.U.'s biggest members have cozied up to Beijing at one point or another in the hopes of guaranteeing lucrative trade deals.

(See pictures of China mourning the potential loss of Google.)

But the tide is now turning in Europe. Charles Grant, director of the London-based 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 published a paper last month arguing that Europeans need to agree on a single message in their dealings with China so that Beijing can't play a game of divide and conquer. At the same time, he said, the E.U. should "abandon the fiction of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hich cannot be meaningful with such divergent value systems, and focus on a limited number of issues on which China and the E.U. can find agreement.

Lifting the arms ban may not be so simple, however, with strong resistance already developing against the idea. Many E.U. countries are worried about China's increasingly threatening behavior toward Taiwan and are reluctant to sanction an arms buildup that would further isolate the island. France, for one, had called for the embargo to be lifted in 2004, but now says it should stay in place.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is also opposed to ending the ban so long as Beijing continues to sell arms to countries like Zimbabwe and Sudan, whose governments the West accuses of committing or supporting violent acts against civilians. And the E.U. would also have to think carefully about antagonizing the U.S., which has its own arms embargo on China.

François Godement, a senior policy fellow with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d president of the Asia Centre at the Institut d'Etudes Politiques in Paris, says the Spanish bid to review the embargo is especially ill-conceived since there has been no mention of trying to squeeze concessions from China first. "There seems to be some expectation of future Chinese goodwill of an unspecified nature," he says. "But China has steadfastly refused to give anything in exchange." Godement says Europeans have long deluded themselves that China will accept them as equal partners when, in fact, Beijing will likely continue probing the bloc for weaknesses and division. He says the ban should only be lifted after Europe takes a long and hard look at its China policy. "If there is one good thing about China's strident tone, it has been to help the E.U.'s big countries realize that they cannot go it alone and they need a united front," he says.


《时代》:欧洲应该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么?

作者:LEO CENOROWICZ (《时代》周刊) 译者: BRUSSELES Susan

不只奥巴马对中国问题深感头痛,欧洲领导人也深陷跟北京之间各方面的纠纷,包括贸易,气候变化,伊朗问题。但是也许欧洲和中国之间最棘手的问题是从1989年天安门事件开始的武器禁运。

 欧盟开始重新考虑这20年的武器禁令。西班牙作为欧盟这个阶段的轮值主席国,呼吁重新审视武器禁运的问题以改善同北京的关系。“我们意识到北京在世界上承担的新的角色,”西班牙外交大臣Moratinos说。这对中国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美国最近出售64亿美元的军火给台湾的情况下。

  中国表示,解除武器禁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表示欧洲接受了其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平等地位。武器禁令不可能阻止中国发展为一个军事大国,国家的年度国防预算为700亿美元,但是五角大楼认为实际数字还要高一倍。并且,中国政府也认为这一禁令早已过时,并且带有侮辱性质,参考其他被欧盟武器禁运的国家就知道了,都是像刚果,朝鲜,伊朗,缅甸,索马里,苏丹和津巴布韦这样的糟糕国家。

  欧洲当然会从跟中国的更加友好的关系中获利,近年来中国一直以来都对欧盟的外交要求和欧洲想进一步成为世界霸主的努力持冷淡态度。在2008年法国总统萨科奇会见西藏达赖喇嘛之后,中国取消了与欧盟首脑的会面。接着,去年12月,中国不顾欧盟的谴责以及神经病应该获得赦免的支持,处决了一位英国的毒品走私者,这是50年来中国处决的第一个欧洲人。年末,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蔑视欧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的态度让欧盟领导人感到震惊。

  北京更加强硬的反对态度是从欧盟希望实施新里斯本条约开始的,该条约旨在创建一个更加精简的机构,由一个强势总统和代表它发言的外长组成,这样将确保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强大的地位。但是中国历来试图利用欧盟内部分歧,以推动其经济增长,而不是把欧盟当成一个整体。所有欧盟最大的成员国都分别在拉拢中国,希望保证利益丰厚的贸易协议。

  但是,现在欧洲的趋势发生了变化。欧洲改革伦敦中心论的缔造者Charles Grant,上个月发表了一篇文章声称欧洲在跟中国的贸易中应该坚持同一立场,从而中国再对欧盟无法再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同时,他说,欧盟应该放弃中国这个“战略伙伴”,这对于拥有不同价值体系的双方是毫无意义的,同时欧盟应该聚焦在少数的中国能够跟其达成统一的问题上。

  解除武器禁运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并且巨大的阻力已经形成。许多欧盟国家担心中国日益威胁台湾的行为,不愿意制裁其扩大军备的行为将使台湾更为一个更加孤立的岛。法国曾要求禁令在2004年取消,现在却表示禁令应该继续实施。欧洲议会也反对结束该禁令,直到中国停止销售武器给津巴布韦和苏丹这些被西方指责其政府从事或支持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的国家。并且欧盟还必须考虑美国政府的立场,它反对对中国的武器禁运。

  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的高级政策研究员和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的总裁Franois Godement说,西班牙申请停止禁运明显是考虑不周,因为现在没有必要为中国做出第一次让步。“对中国未来的期望是带有某种不确定性的,”他说。“但是中国一直拒绝给予任何东西作为交换。” Godement说,欧洲人一直自欺欺人的以为中国会接受他们成为平等的伙伴,而实际上,中国很可能会继续探索的欧盟弱点,试图分裂欧盟。他说,欧洲需要对中国政策做出认真研究后再考虑禁令是否应该取消。“中国的强硬态度是件好事,它帮助欧盟大国认识到,他们不能单独行事,他们需要统一战线,”他说。

http://www.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1961947,00.html

RFI:新华社刻意删改美驻港新总领事简历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发表日期 26/02/2010 更新日期 26/02/2010 15:17 TU

曾出任美国在台协会办事处主任的杨甦棣(Stephen Young)将于3月起出任美国新一任驻香港总领事,他将负责美国政府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切事务。

新华社在发布这则消息时,却刻意删去杨甦棣曾出任在台协会主任这一重要经历,外界分析相信这是因为杨甦棣在海峡两岸事务上偏向绿营的民进党。而他与陈水扁的私交甚笃,也使他的公信受到台湾蓝营的质疑。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杨甦棣出生于华盛顿特区,1973年毕业于韦斯利安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之后,他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并分别于1974年和1980年取得该校的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报道又指出,杨甦棣于1980年加入美国国务院。来香港履新之前﹐他在华盛顿特区任教于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学院。在美国国务院,他曾担任中国及蒙古国事务办公室主任。他能讲流利的普通话和俄语。杨甦棣的夫人费雯莉是位高级律师,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负责中国项目。他们有三个子女。

新华社在根据该“新闻稿”播发《杨甦棣将出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消息时,却在杨甦棣的简历中删去了来港前曾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主任这一段经历。此外,新闻稿也没有提及杨甦棣曾任美驻吉尔吉斯大使的履历。碰巧得很,杨甦棣出任上职时,吉尔吉斯爆发了所谓的“颜色革命”,这段经历显然非北京所乐意提及。

1963年当杨甦棣12岁时,他已随在美军服役的父亲到台湾居住,以后的两年里,他在高雄左营海军基地度过他的少年时光。除了普通话之外,他因此还能操流利的闽南话。事实上,他过去曾到台湾5次,包括1981年、1989年和1998年3次派驻台湾,曾出任前在台协会主任薄瑞光的副手。

对台湾的蓝营而言,杨甦棣偏向民进党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当他履新在台协会主任一职前在华府召开的记者会上,有台湾的记者问他是不是亲绿时,他用流利的普通话回答:“我不亲绿,也不亲蓝,我亲美。”

RFI:黑格与中国

作者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
发表日期 26/02/2010 更新日期 26/02/2010 20:53 TU

前美国国务卿黑格2月20日病逝,奥巴马总统和希拉里国务卿例行地讲了几句悼念的话,美国再也没有人对黑格的逝世做出反应。其实黑格应该从中国那边享受哀荣,因为在美国政治圈与外交界中,黑格是始终对中共政权一往情深的人。然而,中国对他的逝世也冷淡以对,只有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讲了几句话:“黑格将军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中国对他的不幸去世深表哀悼。”

黑格军人出身,获前国务卿基辛格赏识步入政坛。他曾效力于尼克松、福特、里根三任总统,被称为美国历届内阁中改变世界的五人之一,他所改变的主要是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因他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背弃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和价值观,令他担任国务卿仅17个月便黯然下台。

黑格逝世后,媒体对他也颇为冷落,能看到的多是有关他与中国的记述:

1972年1月,黑格以总统特使身分第一次访华,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而他的首次越轨表演,则发生在1981年6月访华期间,当时他已出任里根总统内阁国务卿一职,美中关系因为对台军售而出现紧张。

那次,黑格会见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着重讨论了军售问题,然后他在北京举行记者会,说美国正在考虑出售攻击性武器给北京。他的陈述显然是个人的杜撰,并且如此重大的宣布,他事先竟然没有知会与他同行的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中国事务专家李洁明,和美国国国防部中国事务专家阿米塔吉。这两人都大吃一惊,立即动用美国驻华使馆的密码,向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艾伦和国防部长温伯格紧急报告。

结果,里根总统即在白宫举行记者会,明白否定了黑格在北京的讲话,重申美国履行《台湾关系法》,强调《台湾关系法》中有出售武器给台湾的条款。这令北京恼怒,当即把接待黑格的规格降级:当黑格打道回府时,美国国务卿本应由中国外交部长送行,但送行者却由外长黄华改为副外长章文晋。

黑格身为基辛格的传人,在美中关系上比基辛格走得更远。基辛格认为与中国打交道,是应对世界局势需要的手段而非目的;黑格却把与中国建立关系视为目的,并称这是他的信念,1980年代后,他认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已非传统意义的共产国家。黑格在华军售上,秉持一个奇怪的理论,称美国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可堵住北京反对美国对台军售的口。而他同时又主张美国从对台湾的承诺上后退。

黑格一生访问中国不下50次,乐此不疲。他第一次访问中国,就给儿子买回一本毛泽东的“红宝书”。他赞同邓小平“中国的人权就是养活13亿中国人”的理论。他去世前两年,还为美国未能撤销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和终止对台军售感到遗憾。他只比他当年的下属傅立民少走了一步,没有公开支持中共的六四屠杀,不然,黑格在中国的问题上,就找不到可称道之处了。

奥巴马、希拉里对黑格逝世冷淡反应是有道理的:在对中国的友善与退让换来中国政府的狂妄之后,美国的对华政策正趋于强硬,此时,终生亲北京的黑格不可能受到他们的赞扬。

但中国政府对黑格逝世冷淡以对却令人不解,中国不是正需要美国有更多黑格这样的人吗?唯一的解释是:黑格早已过气,并被美国人唾弃,赞扬他只能是朝美国日趋强硬的对华政策火上浇油。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RFI:中国10%黑社会组织由公职人员掌控

发表日期 26/02/2010 更新日期 26/02/2010 10:07 TU

中国社会科学院披露惊人消息:中国10%黑社会组织竟然由公职人员掌控。中国社科院在其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指出,由合法公司、黑社会和公职人员组成的“白黑红”三位一体型架构已经成为典型的中国黑社会组织,其中近10%的黑社会犯罪组织由公职人员组成和领导。

中国社科院指出,“白黑红”一体型的“白”是指合法公司、正当的行业经营及组织领导者;“黑”即黑社会老大;“红”则是拥有政治身份或背景的“保护伞”。

“白黑红”一体型的特点是,以“白色”为幌子、“黑色”为手段、“红色”为护身符,形成“以黑养商、以黑护商、以商助黑、以商买权、以权促商、以权护黑”的涉黑组织特色。

研究人员以重庆市为例,对200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25个涉黑组织案例进行分析,将中国涉黑组织分为5种类型:“白黑红”一体型、“背靠大树”型、“暴力冲突“型、联盟型及“暴力垄断行业”型。

其中,“白黑红”一体型是最典型、最高级的形态。透过“黑白”途径攫取雄厚的经济基础,再透过“红色”身份作为保护或攫取利益是黑恶势力梦寐以求的事情。

“白黑红”一体型通常由某一行业起家,逐步扩大市场,进而垄断或控制此行业,最后向其他行业延伸,发展为融“白黑红”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和犯罪组织。

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蓝皮书》还透露,中国大陆治安恶化,暴力犯罪案件10年来首度大幅增长。

蓝皮书统计指出,2009年1到10月,中国刑事案件和受理治安案件大幅成长,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案超过530万件,治安案件更达到990万件。原因是“经济环境转差使得犯罪份子性情更为暴烈”。

蓝皮书预测,2010年中国的社会治安仍然严重。由于社会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就业困难,贫富差距加大,造成贫困人口增加,加上各种社会问题引发的各种群众事件,“维稳压力并不会减轻”。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RFA:中国产软件暗设后门 窃取隐私令人恐惧

中国多款杀毒软件产品被发现非法盗取用户个人资料,杀毒软件公司甚至胁迫网站站长加入其联盟。专家认为,由于官方监管不力,甚至纵容或者合谋,不少用户对国产软件感到恐惧。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近期中国网络上出现大量讨论国产杀毒软件的内部存在盗窃信息的“后门”的情况,有用户专门分析了几款杀毒软件,分析结果让人不寒而栗。

360安全卫士:每五分钟窃取一次用户隐私信息

分析发现,自称有2.6亿用户的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存在非法盗取用户信息的后门。这款软件在安装进用户电脑时,会偷偷设置一些和杀毒无关的功能,然后窃取用户的个人资料。著名博客作者郭卫东星期一告诉自由亚洲电台记者,“360的问题已经由网络资深技术人员发现每隔五分钟把用户电脑上使用的隐私上传到独立的IP地址上,这种做法肯定是违法的” 。

用户说,由于360卫士偷偷上传用户私人信息,占用了极大的资源,所以会造成上网变慢。但是由于盗窃信息的“后门”运行在系统最底层,用户很难发现。今年2月,专家在检查360安全卫士的漏洞时,才偶然发现其中的盗窃信息功能。

瑞星杀毒软件:胁迫网站加入其联盟

羊城网的站长小劳专门写信给知名博客作者阮一峰,揭示了另一款软件“瑞星杀毒软件”故意对羊城网的一些页面报告有病毒,然后胁迫用户加入其“瑞星安全网站联盟”,但是实际上这个网页并没有问题。

瑞星公司曾贿赂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处长于兵,陷害竞争对手微点公司。2005年7月5日,微点公司莫名其妙地被网监处调查。网监处先是以“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为由,后又以“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案件调查为名,对微点公司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检查”,频繁传唤包括专家刘旭在内的公司管理、研发人员。同年7月21日,办案人员将扣押的装有微点核心技术的计算机送到瑞星公司。

目的:配合政府监控网民或非法竞争

至于杀毒软件公司为何要盗取个人用户信息,郭卫东分析表示,“窃取用户隐私,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设置一些木马,或者后门程序,来获得一些商业上的信息;还有一个就是和国家安全部门合作,网络监控部门可能会通过杀毒软件公司提供的信息找到发布文字的人” 。

专家认为,一旦用户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了以为是帮助杀毒的软件,实际上是把自己暴露在被监控的危险的情况下。商家可以通过植入的后门,远程控制亿万用户的电脑。再利用这些电脑去攻击其它对手、堵塞网络等。同时黑客也会利用这个后门,从事多种不法活动。

资深网络评论员洪波对此表示,“这也算是一个竞争策略吧,很多用户都会关心自己的上网安全问题,安全就会成为一种胁迫手段。(这些软件)不是为了真正解决安全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市场竞争的问题,把安全当作一种胁迫手段要挟用户,要挟网站,这是不正当的”。

对于瑞星公司陷害微点公司,阮一峰表示,这种公司的商业诚信,是令人质疑的。洪波认为,商业公司存在非法竞争手段,一部份是出于官方监管不力甚至是纵容或合谋的结果。去年中国国家工信部主导的“绿坝”软件,也存在诸多漏洞和安全隐患,用户被胁迫使用号称“安全”的软件,实际上是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芦老师关于俄国两篇新作

看毛澤東怎樣在匈牙利事件中顢頇攪屎

【按】這是我正在寫的《野蠻的俄羅斯》的一段,寫出來後拿不定主意是否該把它放到《治國白癡毛澤東》中去,想了想,主旨還是談那反世界的衰落的,所以似乎還是放在《野蠻毛子》中比較妥當。

-------------------------------


1956年2月25日,有“兄弟党”参加的苏共20大在开了10天后,在名义上结束。但在这一天,代表大会召开了一个不邀请“兄弟党”代表团参加的内部会议。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长达四小时的发言,那就是著名的“秘密报告”。

绝大多数代表们对报告内容事前一无所知,斯大林仍然是他们心目中的伟大领袖,报告对斯大林的可怕罪行的无情披露,对他们不啻晴天霹雳。在长达4小时的时间里,全场始终笼罩在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共青真理报》主编一连服了五片硝酸甘油,以防突发性心肌梗死。当会间休息时,代表们走到阳台上去休息时,都觉得很尴尬,彼此不敢对视。当会议终于结束,人们离开会场时,大厅里只听到一片“哒,哒,哒”(俄语“是,是,是”),表明代表们是何等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对任何问题都只能随口称是。

当天晚上,苏共人员向东欧党的代表团们用记录速度念了秘密报告,以便让会众把它记录下来。波共党魁贝鲁特当时害了肺炎,住在克里姆林宫医院里。他收到那报告后,在阅读时受到极度强烈的刺激,致使心脏病突发,不久后便不治身亡。继任的波共第一书记奥哈布说,那报告“就像大锤打在头上”。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的确像个大锤,给那个反文明世界敲上了第一枚棺材钉。它给国际共运、苏共乃至赫鲁晓夫本人,都带来了空前沉重的打击。无论是国际共运,是苏共,还是赫鲁晓夫,都再未能从那打击中恢复过来,从此走上了下坡路。奇怪的是,当时苏共领导中除了卡冈诺维奇外,似乎没谁预见到秘密报告必然引发的连锁反应,然而到最后,就连他也改变了立场。始终坚持反对清算斯大林的罪行的只有莫洛托夫与伏罗希洛夫,然而那主要还是因为两人在斯大林的罪行里卷得最深,怕受到连累,并不是因为预见到了披露斯大林罪行必然给全球共产事业带来致命打击。

赫鲁晓夫本人则热衷于推行“去斯大林化”。他天真地相信,党中央清算斯大林的罪行,必能使苏联人民认识到党的英明伟大,因此更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迫于政治局同僚的压力,他不能不在秘密报告中特地交代大会代表:

“我们不能让这事泄露出党外,尤其不能泄露到媒体上去。就是为此,我们才在党代会的内部会议上谈论此事。我们必须知道限度何在,不能给敌人提供弹药,不能在敌人眼前暴露家丑。我想,大会代表们是会理解并恰当分析这些问题的。”

然而他却不遗余力地让苏联人民知道这事。秘密报告被大量印发,仅在首页标明“不得发表”,而不是“绝密”或“机密”,不但传达到苏共的每个党支部,还向各级共青团组织会议上作了宣读,就连党外人士也被邀请去听传达。赫鲁晓夫是真下了决心,要和斯大林主义彻底决裂,并指望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

赫鲁晓夫甚至告诉波兰共产党(称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宣部头目,说可以发表他的秘密报告。他还不顾波共中央内许多人的反对,逼迫波共中宣部印刷并下发报告的波兰文本。波共决定印刷3千份,但印刷工人却私自多印了1万5千份,文件因此在波兰人民中广泛流传,并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获得,国务院将它交给《纽约时报》发表,于是全球都知道了斯大林犯下的骇人听闻的罪行。

这个重磅炸弹立即触发了所谓“波匈事件”。东欧是不折不扣的苏联占领区,那儿的所谓社会主义政权,本来就是在苏联强奸犯大军的刺刀下建立的,人民本来就对征服者极度不满。傀儡政权被斯大林扶上台后,更按照他的命令,强制推行了苏式农业集体化、重工业化、“肃反”等一系列残民运动。于是,人民对共产党暴政的痛恨,便与本国内源远流长的对俄罗斯征服者的民族仇完美地融合为一。

不难想象秘密报告在这些斯大林主义者统治的国家中引起的强烈震荡。在波兰,传达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基层会议常常变为反苏集会,与会者愤怒声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以及克里姆林宫新沙皇斯大林的滔天罪行。6月28日,波兹南的工人阶级走上街头抗议,和平示威迅即演变为暴力冲突。愤怒的工人们夺取了武器,攻占监狱并释放了囚犯们。当局出动正规军后才恢复了对该城的控制。此后,波共领导作了调整,把开明派哥穆尔卡选为第一书记。为了消解民族仇恨,恢复民族尊严,哥穆尔卡抵制了赫鲁晓夫等人的巨大压力,将苏军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踢出政治局,礼送回苏联(罗虽是波兰人,却在1918年便加入了苏联红军。战后,斯大林让他出任波共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部长,使得他作为苏联人强加给波兰的儿皇帝,成了波兰国耻象征)。他更拒绝按莫斯科定下的调子将波兹南事件谴责为帝国主义阴谋,却肯定了工人行动的正义性,终于和平化解了全国危机。

匈牙利出现的危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化解了。波共前领袖贝鲁特(就是那个被秘密报告直接吓死的同志)还比较聪明,对莫斯科来的命令阳奉阴违,尽可能在不开罪斯大林的前提下,抵制其灾难性政策。他借口波兰国情特殊,天主教势力雄厚,始终没有在波兰实行农业集体化,因此波共的民愤并不是太大。但匈共(时称“劳动人民党”)领袖拉科西则是斯大林的忠实走狗。他逼真拷贝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作法,搞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表演审判”(show trials),甚至比苏联本国闹得还更邪乎,连苏共新领袖们都看不下去。如贝利亚骂的那样,一个只有950万人口的小国,竟然有150万人遭到迫害。

匈牙利的经济更是一团糟。战后,匈牙利政府同意向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付出3亿美圆的战争赔款,并承担养活苏联驻军的财政负担。巨额赔款高达国民岁入的19-22%。1946年,匈牙利货币贬值,引发了高通胀。因为参加了苏联组织的“经互会”,匈牙利既不得接受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慷慨援助,也不得与西方国家作生意,无法靠外援或外贸来纾解经济困难。拉科西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集体化破坏国民经济。GDP虽有增长,却被他大量用于建立昂贵的重工业企业,国家债台高筑,粮食供应紧缺,国民生活水平江河日下。1952年,工人阶级与其他雇员的生活水平仅为1938年的2/3。 真正是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莫斯科自己的政策变来变去,反复无常,却强求仆从国与宗主国保持高度一致,甚至直接任命仆从国领导人,更造成了匈共内部的重重矛盾与巨大混乱。因为拉科西是臭名昭著的“匈牙利的斯大林”,斯大林一死,苏共政治局委员们就把他召去,如同骂儿子那样,轮番痛骂之,命令他启用老革命纳吉同志为部长会议主席,改变政策。但两年后,主张扩大消费品生产的马林科夫斗不过赫鲁晓夫,丢掉了总理职务,拉科西便以纳吉持与马类似的主张为借口,向纳吉发难。官司打到莫斯科后,苏共领导又翻转了原来的立场,反过来支持拉科西,纳吉被迫下台。苏共20大后,莫斯科强迫拉科西下台,却让另一个斯大林主义者格罗接任第一书记,而不是让深孚民望的纳吉复出。西方学者指出,如果苏联在拉科西下台后便启用纳吉,形成类似波兰哥穆尔卡的领导核心,则匈共也不至于在后来事变猝发时内部四分五裂,使得局势完全失控。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传入匈牙利后,立即引发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拉科西不得不给被他杀害的匈共前副总书记拉斯洛平反。7月间,拉科西黯然下台。政局的剧变鼓舞了人民,大学生和知识份子中成立了许多讨论时局与政治的沙龙,吸引了大批参加者,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著名者,便是为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至死念念不忘的“裴多菲俱乐部”。10月6日,被拉科西枪决的拉斯洛被政府以隆重仪式重新安葬,首都10万人民自发出席葬礼,哀悼人民的好儿子胡耀邦。10月19日,苏联终于与波兰哥穆尔卡达成妥协,同意减少苏联在波兰的驻军,并在双边贸易中作出让步。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匈牙利人民,他们相信苏联也会对匈牙利作出类似让步。

10月中旬,各高校抛弃了官办学生会,恢复了被拉科西取缔的民主选举的学生会(匈牙利版“高自联”)。10月23日,20多万人在国会大厦前和平示威,要求国会接受作家协会与大学生们提出的改革主张。当晚8点钟,格罗发布广播讲话,谴责了作协与大学生的要求。愤怒的民众因此推倒了高达9米多的斯大林的青铜雕像。与此同时,大批民众在布达佩斯广博电台大厦前示威,并派代表团进入大楼,要求电台广播他们的要求。守卫该大楼的国家保卫局的部队扣留了他们,并向示威民众开枪,打死打伤大批群众。被激怒的群众以暴力行动回敬政府的暴行,推翻并烧毁警车,占领军火库并夺取武器,派去镇压暴民的匈牙利军队士兵也撕掉领章帽徽,加入起义暴民。

匈共党魁格罗吓破了胆,于当晚请求苏联出动驻军帮助镇压革命。24日凌晨两点,苏联坦克进入布达佩斯,迅速占领了城内要地。武装起来的人民开始建筑街垒,进行巷战,但他们的攻击重点还是民愤焦点——国家保卫局的特务部队。24日白天,后者再次在党报机关大楼内向赤手空拳的民众开枪,再度引起民愤。武装民众随之攻占了该大楼。当天,纳吉再度出任政府总理,发表广播演说,承诺重新开始三年前被搁置的政治改革,呼吁终止暴力行动。

10月25日,国家保卫局部队在国会大厦屋顶上向下面的示威民众开枪,打死至少100名平民,引起苏军误会并予以还击。武装民众趁机对国会发起进攻,政府因此倒台,格罗和前总理秘密逃往苏联。新政府由纳吉担任总理,卡达尔担任第一书记。28日,停火实现,骚乱基本结束。30日,苏军大部份撤出布达佩斯。

至此,匈牙利的人民革命尚有获得类似波兰式和平解决的希望。不幸的是,毛泽东反复无常的颟顸搅屎,致使局势急转直下,使得事变不能不以武力镇压终局。

斯大林死后,国际共运教皇位置出缺。毛泽东认为,论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这位置非他莫属。虽然他彻底缺乏世界知识,驻外使馆又没有能耐搜集情报,准确判断形势,他却要出来充当“社会主义阵营”的事实盟主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途径,便是挺身出来作东欧仆从国的辩护人与保卫者,调停与仲裁他们与莫斯科之间的冲突。

在波兹南事件发生后,苏联一度准备派兵镇压,但赫鲁晓夫亲访波兰后,意识到局势并没有大使馆通报的那么严重,便取消了原计划,决定向波兰作出让步。毛泽东在事后对波兰驻华大使作了点调解,表示支持波共的纲领,还盛赞哥穆尔卡的政治智慧,赢得了波兰人的好感。另一方面,赫鲁晓夫也觉得需要中间人的调停来弥合苏联与波兰的分歧,于是便请中国派出代表团,到莫斯科去参加苏联与几个东欧仆从国的会谈。

刘少奇率领代表团与赫鲁晓夫会谈时,秉承毛的意思,建议苏军继续留在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保持华沙条约,警惕反革命,双方对此达成了共识。但多变的毛泽东迅即改了主意。10月29日,他要刘少奇告诉赫鲁晓夫,苏联应该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撤出驻军,让这些国家独立自主,并建议苏方公开声明不干涉别国内政,相互平等,经济、组织等问题由各国自己决定。 这一意见为苏共领导听取,政治局议决从匈牙利撤军并与该国谈判,就连死硬派莫洛托夫与卡冈诺维奇也同意了这主张。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承认苏联政府“犯了巨大的错误”,“违反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平等的原则”,并保证“尊重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完全的主权”,甚至表示:“苏联政府准备就在匈牙利的驻军问题,与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以及其他华沙条约缔约国开展谈判。”

西方学者指出,如果苏联政府10月30日的声明早几个月发布,那么后来根本也就不会有人民革命。然而在骚乱发生之后再发表这种声明,便只能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受此鼓舞,本已趋于平静的革命群众再度焕发斗志,到处搜寻国家保卫局的特务并私刑处死他们。在这激进的气氛下,纳吉为了保持在群众中的威信,不能不变得也更激进。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的同日,他宣布匈牙利准备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要求与米高扬和苏斯洛夫就苏军全部撤出匈牙利的问题开始谈判。

大概就是这又使得毛泽东再度改了主意。当晚,应中共代表团要求,中苏领导人举行了紧急会晤。刘少奇和邓小平明确表示,不能让匈牙利政权落在敌人手里,苏军部队应当回到布达佩斯,坚决维护人民政权。匈牙利的问题不同于波兰问题,已经具有反革命的性质了,必须想办法加以挽救。中方的意见再次影响了苏共领导的决定。10月31日,苏共主席团在讨论了一整天之后,终于决定出兵,镇压匈牙利人民革命。

11月1日,苏军越过东部边界,大举入侵匈牙利。纳吉闻报后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向世界宣告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请求布达佩斯的外交使团与安理会秘书长帮助匈牙利捍卫其中立。然而这一切努力丝毫没有用处。强大的苏军在几天内便粉碎了人民的自发抵抗,占领了匈牙利全境。躲进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纳吉终于被抓到苏联去,在那儿被秘密处决。事变平定后,一共有22,000名匈牙利公民被判刑,13,000名被囚禁,数百名被处决,约有200,000名难民逃到了西方。

苏军悍然入侵匈牙利,大批难民逃往西方,使得苏联乃至国际共运的声誉在西方一落千丈。不但西方的自由派知识份子因此丧失了对苏联的同情,公开谴责苏联入侵,就连西欧共产党也发生严重分裂,意共、法共和英共都有若干党魁公开谴责苏联,因而退党或是被开除出党,更有大批党员纷纷退党。

国际共运遭受的这一挫败,跟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未遂共运教皇毛主席作出的贡献分不开。国内学者沈志华指出,毛泽东之所以先主张苏联让步,和平解决分歧,后主张镇压,乃是他原来认为匈牙利是反对苏联的大国主义,而后来则是要背叛社会主义,其实这估计完全错了,“纳吉本人及其政府固然在处理危机时缺乏远见,举措失当,但从来就没有背叛社会主义,至于后来脱离华沙条约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苏联武装干涉的做法逼出来的。”

当然,没有证据表明纳吉不是真诚的共产主义者,然而在我看来,波匈事件反映的是人民对共产暴政的痛恨。它们之所以发生,直接触媒就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那报告传到西方之后,至少是在知识份子中,苏式共产主义便从此失去了欺骗力。没有哪个心智正常的人还会相信,一种疯狂到连同志都要大肆屠杀的独夫领导的事业可以是正义的。




屠夫、胯夫与伧夫治国


芦笛


斯大林死后,苏共新领袖到底是什么样,一时笼罩在迷雾中,盖斯大林生前不容部下插手外交事务,外交一直都由他与莫洛托夫把持。被西方视为斯大林的接班人的马林科夫和贝利亚,都从未在世界舞台上亮过相,西方对之毫无了解。因此,在斯大林死后,西方政客们当然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仔细掂量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

1954年8月,由前首相艾德礼与前卫生大臣比文(Aneurin Bevan)率领的英国的工党代表团访华。途经莫斯科时,马林科夫在其别墅中设宴款待。客人们便借此机会观察东道主。

代表团员们的印象是,马林科夫“是最有才智的,抓住所谈问题的实质也最快”,“没有废话”,是“极为适意的餐桌邻居”,“有一个令人愉快、富于音乐感的嗓子,讲一口受过良好教育的俄语”。英国大使黑特尔则说,在他听过的所有苏联领导人中,马林科夫讲的俄语最好。他的讲话组织很好,逻辑严密,其思维方式似更像西式定向。但赫鲁晓夫给他的印象却很糟,他说赫氏“喧嚣吵闹,急躁冲动,多嘴多舌,随心所欲,其对外国事务的无知令人警觉”。据他说,赫鲁晓夫看上去无法掌握比文的思路,以致马林科夫必须用单音节词向他解释。他更急于说话而不是倾听和理解,反应快但并不聪明,等等。因此,代表团都以为马林科夫才是真正的老板,没谁愿意与赫鲁晓夫啰嗦,都以为他不过是个傻子,不会在台上久呆。

即使在赫鲁晓夫当上了“领导核心”之后,英国外交大臣麦克米伦还要情不自禁地感慨道:“这样一个长着一对猪眼睛、话语滔滔不绝的肥胖粗俗的人,怎么竟会变成亿万人民的领袖、雄心勃勃的沙皇?”

赫鲁晓夫讲起话来,确实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根本就没有个把门的,有时连见不得人的内部丑事都会兜出来。另文介绍过,他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literally地吓死了波共第一书记贝鲁特。此后波共忙着埋人,他去出席葬礼。葬礼完后,东道主指望他就此离开,他却留了下来,给高干们滔滔不绝地训话。当有人问起斯大林迫害犹太人的问题时,他竟然盛赞苏联内部实行的限制犹太人担任高官的秘密指标,说什么:

“我们设立了百分之二的指标,那意思就是:各部委、各大学,一切机构,都有百分之二的犹太人。你们应该知道这事。我不是反犹主义者,事实上,我们有个部长就是犹太人,……我们尊敬他,但你必须知道限度何在。”

据与会波共人士回忆,赫鲁晓夫这些话几乎让他们“掉下了椅子”。与会的计委领导就是个犹太人。她给吓坏,低声对另一位波兰高干说:“停止!看在上帝的面上,不要再跟他说话了。他什么都不明白。停止!”

最结棍的,当然还是他196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演。当时大会正在辩论苏联提出的谴责殖民主义的提案,菲律宾代表发言,指责苏联实行双重标准,在谴责殖民主义的同时控制了东欧。赫鲁晓夫立即要求发言,大骂那位代表是美帝走狗。但那代表不为所动,坚持谴责苏联的伪善,赫鲁晓夫便把鞋子脱下来在桌子上敲。外长葛洛米柯也只好跟着照办,形成了轰动全球的丑闻。至今还有人在考证该轶事的真假(似乎是赫鲁晓夫的孙女,但记不得了),说那不可能,因为赫太胖,没法弯腰脱下鞋子来,云云。

有趣的是,赫鲁晓夫反倒指责他的同僚是不知外交礼仪的白痴。他在中央全会上披露,伏罗希洛夫在接受伊朗大使呈递国书时侮辱了伊朗国王,竟然说什么:“我们也有过自己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人民把他推翻了,没有他,我们照样过得很好。”

布尔加宁也是个白痴,用赫鲁晓夫的话来说,“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的职位不是为白痴设置的。”(布尔加宁继马林科夫之后担任过苏联总理)。他多次在外交场合下失言,使赫氏目瞪口呆。1955年,他和赫氏访问印度时,竟将甘地那资产阶级政客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相提并论,让赫氏气得发抖。1956年,他盛赞铁托是个列宁主义者,令苏联极为被动。最绝的是,他和赫鲁晓夫去访问芬兰时,在参观一家农场时,信口评论道,那农舍可以用作完美的军事观察哨所。

“我几乎死了过去”,赫鲁晓夫告诉中央委员们,“‘听着,’我说,‘你胡说些什么?’他告诉我,我是个平民,而他是个军人,‘你是什么样的军人?’我说,‘你开口之前得先想想。俗话说:“在吊死者的家中不要提到绳子。”’”

赫鲁晓夫为何几乎死了过去?那是因为芬兰曾英勇抗击过苏联的大规模武装入侵,那真是自发的人民战争,许多平民参加了抗击侵略者的圣战。布尔加宁那话,在芬兰东道主听来无异于算老账,确实跟在吊死鬼家中提绳子差不多,不过那吊死鬼是成千上万埋骨雪原的老毛子。

这些都是赫氏在莫洛托夫等人发动政变后,在中央全会上与伏罗希洛夫和布尔加宁面对面较量时作出的指控,因而不大可能是虚构。可见苏共中央内的伧夫还不止赫氏一人。

不过,公平地说,赫氏也没什么资格指责他的同僚,盖他有时还不是在吊死鬼家中提绳子,直接就是在人家面前晃绳子。一次西方某空军代表团访问苏联,赫鲁晓夫竟然说英法已经沦为二流国家。朱可夫以及其他在场的苏联官员都至感难堪。朱可夫当时就公开说那话说得太不合适,过后还对美国大使说:“你可别注意那句话。我们这儿办事的方式就是这样的。”

不过,老赫有时的粗俗评论却也颇有幽默感。在“反党集团”发动政变前夕,他在别墅设宴款待作家和艺术家们,破口大骂文艺界的“自由化倾向”。正骂得起劲时,有个阿明尼亚的老作家发言,抱怨阿明尼亚买不到肉。赫鲁晓夫一下就跳了起来,质问道:“什么叫买不到肉?没有肉?那为什么在这大厅里就有……”大众随他的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见一个巨肥的阿明尼亚党官僚。几天后赫鲁晓夫还余怒未息,咒骂道:“那个阿明尼亚灌肠!”很明显,他认为那人便是个巨大的灌肠,阿明尼亚人既然拥有这巨大财富,就不该抱怨没有肉吃了。

克里姆林宫的新贵们既然是这样一群无教养的粗汉,无怪乎英国人要被有点文化、头脑清楚的马林科夫吸引,误以为他才是真正的老板,在赫鲁晓夫胜出后还不能接受事实,死也不能理解,这样一个粗汉为何竟然成了创造出灿烂文化的俄罗斯民族的领袖。这说明鬼子对东方烂污国家是何等缺乏了解,完全是以己度人,以为那个烂污世界也和文明世界一样,领袖们是靠才能脱颖而出的,却不知道那“反世界”的筛选标准完全是颠倒的。第一、二代领袖是屠夫,爬上去靠的是超群出众的整人杀人的阴谋诡计,第三代第四代则是胯夫,爬上去则全靠超群出众的“钻胯神功”。他们的才能或许有别,但无论是哪一代,都是伧夫,用白话说便是痞子。

例如斯大林的个人才能确实非凡。他虽然不是托洛茨基、希特勒那样具有特殊魔力的天生演说家,却是天生的一流戏子。在与外宾会谈时,他能把魔鬼本性藏得严严实实,给人一种真挚、诚恳、坦率的印象。而且,他头脑敏捷,能迅速从纷乱的事物中抓住实质,三言两语便把问题说清楚。因此,跟他打过交道的丘吉尔、罗斯福都对他印象甚好,甚至在他背后亲昵地管他叫“乔大叔”(Uncle Joe,斯大林名叫“约瑟夫”,其英文等价名为“舅色夫”,简称为“舅”,一般写作“乔”。当年放《孤星血泪》,主角的姐夫就叫“舅”。我旁边坐的一个小青工问我:“这人是不是他的舅舅?”我说,“不是,是他姐夫。”“那为何他要管姐夫叫舅?”我答:“那人的名字叫舅,所以他只能这么叫。”“鬼子怎么会叫这种怪名字?那岂不是大众都成了他外甥?”答:“是啊,野蛮人就这样,没规矩。”)。

然而这位仁慈的乔大叔却在1938年11月12日一天之内便批准了处决3,167个人,就连“人民的敌人”的妻子们也要被枪决。当中央委员、乌克兰军区司令亚基尔(Иона Эммануилович Якир)大将写信向他哀求饶命时,他在信上批道:“恶棍与娼妓。”莫洛托夫批道:“流氓,杂种,prick(抱歉,我不知道这句骂人话的中文等价物)。”卡冈诺维奇批道:“对他只有一个惩罚:处死!”

这就是党国领袖的公文用语,比起来,江青同志和林彪同志在刘少奇专案报告上的批示简直是文雅之极,只有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央会议上的亲切指示“满足操娘要求,操够”庶几可以媲美。

据文工团的女同志们反映,伟大领袖样样都伟大。确实如此,他老人家不光是会骂粗口,填“放屁”词,其外交神功和赫鲁晓夫比起来也不遑多让。文革期间有个非洲国家的总统来访(记不得名字了),伟大领袖接见了他。那会谈记录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记得伟大领袖一上来就问那总统,他那个国家在什么地方,那国名他从未听说过,念了好几遍也记不住,云云。接着又劝他没事不要到处乱跑,以免国内发生政变,还引用加纳总统恩克鲁玛的先例警告他,说恩克鲁玛来访问中国时,国内发生了政变,闪得他有家难归,有国难投。这话说了还不止一次,简直成了谆谆告诫。甚至在那总统说出“不要紧,我们国内还有人”之后 ,他还要重复。那总统也是吃错了药,当伟大领袖问他到中国来干什么时,他答道,他非常倾慕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特地到中国来学习文革经验,伟大领袖便毫不客气地跟他说:“我不建议你们搞文化大革命。”那意思就连白痴想来也不会错过:您那朝不保夕的烂政权,也配来学我搞文化大革命?

当时我学习了主席讲话,一口气顿时上不来:这么说,咱们节衣缩食送出无量金钱,又买来一个仇人?有哪个有点起码自尊心的国家元首能容忍这种羞辱?更何况那种新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对大国的欺负具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那总统回去后,只怕从此要视中国为寇仇。

有趣的是,伟大领袖自己也蒙受过这种侮辱。记得那阵子王洪文同志被他提拔为三把手,仅次于人民的好总理。一次他和王共同接见外宾,那家伙也是个二杆子(记不得是谁了),竟跟伟大领袖说:这小伙子真有趣,你是从哪儿把他找来的?伟大领袖极为不快,答曰:不知道!此后王副主席便迅速失宠,再未参加接见外宾,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二杆子的冒失评论。那家伙,谈论咱们敬爱的王副主席的口气,跟祝贺马戏团经理生方想法从贫民窟里挖来个丑角似的。

若是访问莫斯科的英国工党代表团们明白烂污国家的干部遴选制度,也就不会为马林科夫吸引,为赫鲁晓夫脱颖而出而困惑不解了。在文明世界,脱颖而出的前提是才干,而在反文明世界,脱颖而出的前提是与才能并无直接关系的胯夫神功。所以,同样是马克思主义者,同样没在少年时代受过良好教育,英国工党的比文的出头天是靠勤奋自学,而赫鲁晓夫的出头天是靠钻“乔大叔”的胯,当然两人的才干学养也就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如马林科夫那样貌似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不过是浅表包装而已,骨子里未必强过赫氏,起码后者手上的鲜血没有他的多。在那种烂污世界里,鑽过屠夫或伧夫的胯的“有才智”的胯夫甚至更糟糕,谢皮洛夫就是个例子。

谢皮洛夫是联共内的“知识份子”,在大学毕业后又到“红色教授学院”中深造了三年,自称记得十多部歌剧,包括所有的唱段以及器乐旋律,一点都不错。他是联共的所谓理论家,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就是他起草的,赫氏是他的恩公,一手把他从《真理报》主编提拔为中央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外交部长。他同时还是苏联科学院的院士,是苏联所谓经济学权威。所以,他并不是什么没文化的痞子。见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文雅、敏感、礼貌的人。

然而这位院士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胯夫,全靠奉承主子发迹。在赫鲁晓夫1955年会见铁托的午宴中,赫氏几次向他证实什么事,每次他都在回答前把餐巾解开放下,毕恭毕敬地站起来,答道:“正是如此,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注,毛子的名字是:本名—父名—姓,对长辈或长官只称本名与父名,表示恭敬)如同军人正式回答长官一般,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恶心。

然而这胯夫却专门在背后搜集他的恩公的黑材料。他有个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高官们在背后议论同僚的鸡零狗碎,所有的人讲的每句话都被他记下来,有用时就抛出来。1957年6月间,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企图颠覆赫鲁晓夫。当时政治局共11名成员,“反党集团”就占了8人之多。候补委员谢皮洛夫见他们有胜无败,便将宝押在那边,跟着向赫鲁晓夫发难。他拿出那个宝贝笔记本来,将赫鲁晓夫自认为是盟友的人在他背后说他的坏话一一念出来,以此彻底摧垮赫氏的斗志。他甚至还向政治局委员们说,赫鲁晓夫会见芬兰总统时猛抓腋窝,好像有大队跳蚤正在侵扰那个地方!气得赫鲁晓夫几乎闭了气。

这就是那个烂污世界的领袖们。不管是屠夫,是胯夫,都是伧夫,而且还常常是懦夫,什么丑态都可能闹出来。勃列日涅夫是赫鲁晓夫一手提拔的死党,在上述“六月未遂政变”中,他为赫鲁晓夫辩护,被莫洛托夫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竟然吓得昏倒在地,以致大员们必须把警卫叫进来,把他送到医院去抢救。然而就是这种懦夫,居然还统治了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长达18年之久,成了仅次于斯大林的苏联领袖,至今还是大多数俄罗斯人民最为缅怀的领导人!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被政治入侵了的学术翻译

——谈谈《喇嘛王国的覆灭》中文版的翻译

文/丁一夫

美国藏学家梅尔文•戈尔斯坦的现代西藏史第一卷《1913-1951: 喇嘛王国的覆灭》一书, 1989年出版以后,引起了中国藏学界异乎寻常的重视,1993年底就由藏学家杜永彬先生翻译成中文,出版后得到中国学者的高度评价,2005年还出了新版。当代海外藏学家的著作如此迅速地翻译出版,仅此一例。

早在1994年,就有人请时年90岁的著名藏学家柳陞祺为此书中文本写一评论。柳陞祺先生以视力不佳而婉拒。不久,柳陞祺先生写信给在美国的邓锐龄先生说,对这样的大部头著作,不能听之任之,“我不想看译本,倒想买一本原书”,“如果不难买到,价格不超过一百美金,倒想托你代买一本,我有美金可以还你。”(《柳陞祺藏学文集》汉文卷下集)

这倒引起了我对中文版的好奇,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能够读到的是中文译本。粗粗地浏览了一遍中文版,我不得不说,这本得到国内政界学界高度评价的中文译本,像近几年国内出版的大多数藏学译著一样,是一本有问题的翻译。

英语不足还是学养不足

打开中文版,第一页,前言,第一节,说的是辛亥革命事起,十三世达赖喇嘛从流亡中归来,驱逐了清廷派出的官员和入藏川军,开始了为期39年的独立时期。中文版说:“中国从未接受过这种状态,中华民国和国民政府有效地恢复了其对西藏的控制。”具备起码的近代藏史知识的人,读到这一句都会愣住,因为这完全不符合众所周知的史实,或者说,根本和史实相反。这短短一节里,几乎每一节都有问题。谁都知道,被驱逐的清廷官员以驻藏大臣为首,那不是“汉族官员”,“中华民国和国民政府”的说法也很奇怪,不想上十分钟,你就想不出译者为什么会这样翻。【1】

中文版第五页,“同时,十三世达赖喇嘛也经受了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外来威胁,它们从未承认达赖喇嘛履行对西藏统治的权威。”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这完全不是事实。于是找原书核对。原著说的是,十三世达赖喇嘛也经历了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对他的统治的外部威胁,他不再能把行使对西藏的统治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或者说高枕无忧的了。【2】这一句中,主语始终是十三世达赖喇嘛,译文的下半句改换主语为“它们”(中国和英国),是把句子结构看错了。可是,我仍然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译。如果译者英语不足,翻出来的中文句子总该懂,而这中文句子的内容错得一目了然,译者作为一个藏学家,总应该看得出来的吧?

还有一些错误,不需要很好的英语,也不需要藏学知识,凭常识就可以判断了。

三十年代,英印政府派出拉萨的一个官员叫威廉逊,他在拉萨生病,拉萨政府拒绝英印政府派出飞机到西藏来救助他。这是近代史上一件很有名的小事。中文版第208页,“这时威廉逊的病情更加恶化,1935 年11月18 日他因小便失禁而死。”“小便失禁”是一种症状,有谁是因小便失禁这种症状而死亡的吗?【3】

还有一例也是凭常识就可知道翻译有问题,不需要核对原文,错译显然来自于英语能力不足。

中文版第395页说,据说“是当时驻拉萨的英国代表处头目黎吉生首先把热振的请求带给国民政府而引起大札摄政的注意的。” 这很不合逻辑,英国外交官黎吉生怎么会去把热振的请求告诉国民政府而引起热振的政敌大扎摄政的注意呢。原文的意思是,据说是黎吉生让大扎摄政注意热振向中国人发出的请求。【4】错译的原因是没有分析好句子里接连两个“to”。至于此书中为什么把西藏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英国官员黎吉生一次次地译成“头目”,我们就只能猜测了。

还有一些错译,涉及藏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文本居然把内容完全译反了。

中文版第434页,“大扎否决了上述提议,指令噶厦将刑罚更改如下:‘虽然理所当然应考虑判定为重罪,但是我请求施用刺目的刑罚,这是出于年轻的达顿喇嘛长寿的考虑。这是我个人的判决。’接到这道命令时,噶伦们对大札摄政对企图杀害他的政敌表现出的宽大仁慈感到吃惊,…”中文读者读到这一段,会得出什么结论呢?这西藏的大扎摄政是够残酷的,他下令挖政敌的眼睛,而手下的人竟然还为如此宽大仁慈而吃惊。那么让他们不吃惊的刑罚更不知有多残酷呢。中文读者自然不会料到,译者在这里没有把“撤销”这个词给译出来。他说的是“我请求撤销刺目的刑罚”。【5】这样的错译是不可接受的。

再如,中文版第446页,西藏派出一个代表团,申请英国的签证,中国方面强烈反对英国发放签证。英国外交部有人说:“我们的看法和主张是,如果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那么我们将不顾西藏政府所提出的不应发放签证的明确请求,我们不可能再维持西藏自治的立场,并对我们维持其自治的立场作出解释。”西藏政府怎么会提出请求不要给自己发放签证呢。有谁到外国领馆去申请签证的时候请求说不要给我发放签证的?那不成了精神病了?原文的意思是,如果英国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不给西藏代表团签证,那么英国就不能继续维持其西藏自治的立场,不能说自己是支持其自治的了。【6】

阅读译本的经验是,如果你觉得中文句子不通,或者不知所云,那么,多半是原文没有读通。

中文本第448页,“问题是最大限度地鼓动中国公众发表意见,显然是希望避免任何国际团体对西藏的地位进行调查。” 在中国历史上什么是“最大限度地鼓动中国公众发表意见”这种事情?原文很简单:最令中国人不安的事情显然是一种焦虑,即要避免任何国际团体来调查西藏的地位。【7】

二次大战后,西藏派出代表团要求访问美国,遭遇很大困难。中文本第491页说,“国务院通知其驻德里大使:申请访美之事可以允许,但是只是在西藏人处境极为不利的特殊情况下才能这样做。美国大使还得到特别指示,要他依据西藏的护照颁发签证”。这一小节几乎每一句都译错了。【8】

有些地方翻得不好,看来既不是英语不足,也不是知识不足。例如中文版第609页,“这种权力的变化和转移是因关于中国驻印度大使的第一点建议的变化而肇始的。” 原意其实很简单:这种权力转移,一开始是突然推翻了针对中国大使第一条建议作出的决定。【9】

还有一些地方,原著说得很清楚,内容也非常重要,中文翻译却极为误导。中文版第623页,英国外交部研究了“宗主权”一词的含义。这是有关西藏之国际地位的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概念。“英国外交部在考查了这种区别之后得出结论:所有证据都表明,西藏不仅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的明确的国际身份。”可是,英语原文有一点很小但是非常重要的不同:英国外交部得出的结论是,西藏不只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还具有它自己明确的国际身份。【10】译者只是没有把“not merely” 这个短语译对。

从翻译的角度说,这样有问题的翻译比比皆是,如果有耐心逐句核对,几乎每一页都可以找出一些来。现在我理解柳陞祺先生的话了:“我不想看译本,倒想买一本原书”。

政治对学术的入侵

尽管如此,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有一本中译本总比没有中译本要好。现在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对藏人藏地的了解,大多数中国人了解西藏的读书条件,却远远比不上海外英语读者。

从翻译的角度出发,由于语言上的困难而造成的中文版缺陷,都是应该谅解的。翻译是助人的事,出力多而得利少,很容易吃力不讨好。在两种语言之间被动地工作,是很辛苦的事情。语言的知识和能力,谁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多年苦读,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改善出来的。所以,我原谅任何纯粹翻译的失误。我有理由相信,任何译者,都会进步,都会译得越来越好。我有耐心等待译者的下一部译著会好得多。

但是,我不能原谅的是,政治对学术翻译的入侵。

所谓翻译,尤其是学术性翻译,更尤其是当代西藏史这样充满争议的领域里的学术性翻译,读者有理由要求翻译者把原作的意思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让不懂英语或者没有机会读到英语原著的读者,能够用中文读到英语作者的意思。也就是说,你给我们一个中文文本,但是我们要求从这个文本中读到的是原装的美国藏学家梅尔文•戈尔斯坦,而不是经过中国藏学家杜永彬修改了的戈尔斯坦。由于语言或知识的原因翻得不好是一回事,但是你翻的时候不可以修改。你翻的时候修改了,不管你出于什么理由,那就不再是翻译,那叫篡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文版第484页,有一节开头就说,“历史发展表明”;中文版第612页,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有“西藏统治集团”一说。我感觉好奇。这种我们耳熟能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框架下的典型说法,美国藏学家梅尔文•戈尔斯坦用的英语原话是什么呢?只好再去翻原著。结果发现,这两种说法都是译者凭空加上去的。【11】

另外有一些地方,可以明显看出译者的汉文化立场。比如,藏人有医生,作为藏学家总应该知道藏医。翻译成“佛医”是不对的。藏文化和西藏历史中,请示神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不能理解藏人文化心理中的神喻,你就无法理解西藏历史上的很多事件,无法理解藏人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认识。本书译者把乃穹活佛翻译成“神汉”,是把这种对象比附为本民族的文化元素了。

还有一些很容易被中文读者忽略的细节,却清清楚楚地表明了政治对学术翻译的野蛮入侵。

中国的中文读者可能因为已经习惯而不再留意,海外中文读者可能因为事情分散而没有注意,在中国的当代汉语行文中,宣传部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些语言规则,这些语言规则甚至已经成为写作者的习惯,演变成人的本能。有些题材是不能形成文字的,有些词汇是不能出现在文章里的,有些政治规则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必须恪守的。比如,中国大陆政府不承认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那么,在你写到台湾的时候,属于一个国家才有的一切,比如总统、立法院、行政院,都得打上引号,以示“不合法”,“不予承认”。这种规则是如此严格,以至于很多人在引用台湾人自己的话的时候,也给其中的此类词汇打上引号,等于强行代表被引用者也必须“不予承认”。

不幸得很,由于中国政府不承认西藏曾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于是在戈尔斯坦这本洋洋八百页的中文版中,这一规则得到了普遍的实行。

在1951年前的西藏,除了达赖喇嘛和噶厦政府以外,西藏还有一个“民众大会”(有些著作中翻译为“国民大会”。)这是一个类似于议会的“议政机构”。这一机构本身没有行政权力,有资格出席这一会议的人也不是平时位高权重的僧俗官员,但是每当遇到重大事件,这一机构就体现出举足轻重的份量。民众大会典型地表明了具有悠久历史的西藏社会和政体,已经发展出复杂的政治体系和权力结构。而且,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一种东西,这说明西藏的政体完全不同于历朝历代的中国政府。

不知译者出于什么考虑,在戈尔斯坦著作的这本汉文版中,凡是民众大会,统统打上引号。甚至在全文引用民众大会对外公告的落款签名处,也给“民众大会”四个字打了引号。问题还不在于应该不应该打上引号,问题在于,这个引号是戈尔斯坦原著中没有的。标点符号是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在当代英文和中文中是如此重要,英美国家的公共演讲中,演讲者常常要把引号读出来,有时候还辅以手势,表示那些字句是打了引号的。在没有这个引号的地方,硬加上一个引号,这就不是翻译,而是篡改了。【12】

在中文版中,这些机构所带的引号显然表示其“不合法”,因为中国政府不承认那个时期西藏“事实上”的独立状态。戈尔斯坦在此书中介绍,1942年,由于外交事务大大增加,噶厦决定恢复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就尝试过的“外交局”。外交局的存在,说明西藏在行使独立的外交活动,那正是一个独立国家才有的。可以理解,这会使一些中国学者不愉快。可这是史实,更何况,这是一个西方学者在他自己的著作中阐述这一史实。我们这本中文版的译者却毫不含糊地给凡是出现“外交局”的地方都统统打上了引号。更有甚者,在戈尔斯坦大段引用西藏外交局的对外信件的时候,译者在外交局落款签名的地方,也不客气地给外交局三个字打上了引号。这样的做法,其蛮横几乎可以和中国政府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相媲美,简直匪夷所思。【13】

同样,西藏政府派出的"慰问同盟国代表团"也获得了同样的待遇,一律打上了引号。奇怪的是,同样性质的“西藏商务代表团”待遇要好一点,在标题等重要地方是带引号的,在文字段落里有时候有引号,有时候却没有引号。是不是因为“商务代表团”听起来是做生意而不是搞外交,因此可以容忍一点?其实读了此书的人都知道,西藏商务代表团是西藏政府最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动。

这些原著中本没有的引号,却遍布中文版全书,显然是中文版的行文规则,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我却很难理解,译者作为一位专业的藏学家,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不相信中共的宣传部或者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会给藏学界及出版社明确指令,在出版物里这些词汇必须打上引号。作为一个学者,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也可以在适当的场合表现自己的爱憎好恶,但是,现在你是在搞学术翻译,不是在做文艺创作。中文读者读了这样的中文版以后,得出的印象必然是,连美国当代著名藏学家戈尔斯坦在其严肃的学术著作中都认为,西藏的这些政府机构是“不合法”的。可是,这并不是戈尔斯坦英文原著中的原意,这种印象是译者通过对中文译文的添加而刻意加给读者的。这是在利用外国原作者的学术声誉欺骗中文读者。这样做,为严肃的学术翻译所不允许,为正派的学者所不齿。这个道理难道很不好懂吗?

此书中文版的迅速问世,得到国内藏学界王尧、耿升、张祖基,多杰才旦、邓锐龄、丹增伦珠、高淑芬等等众多先生的出力相助和推荐,藏学界重镇王尧先生为之作序,戈尔斯坦为中文版写了前言。初版后,1995、1996年两次登上全国畅销书排行榜。2005年又出了新版。戈尔斯坦不通中文,是否了解中文版的政治色彩,我们无从猜测。我想不明白的是,国内藏学界那么多学者,历时十余年,怎么就看不出此书中文版的问题呢?即使手头没有英文原作,中文内容和语句的错误如此明显,怎么会看不出来?遍布全书的引号,在在表现出政治对学术的野蛮入侵,学者们怎么能心安理得?

此书中文版问题的受害者,是中文读者。译者及其师友学长,欠受骗的中国读者一个道歉。

——————————————————————————————

【1】原著P XIX: In 1912-1913, the 13th Dalai Lama returned to Tibet from exile in India (see Map 1). His ragtag volunteer force expelled all Chinese officials and troops from Tibet, reestablished his rule, and began a thirty nine-year period in which Tibet held total control over its own internal and external affairs. China never accepted this state of affairs, and the Republican and Kuomintang governments worked to restore Chinese control. They were unsuccessful, however, and when Chiang Kai-shek fled to Taiwan in 1949, the Tibetan government alone still controlled Tibet.

【2】原著P43 The 13th Dalai Lama also experienced external threats to his rule from both China and Britain and would never take for granted the exercise of his right to rule Tibet.

【3】原著P270 Williamson's condition worsened, and on 18 November 1935 he died of chronic uremia.

【4】原著P474 that it was H. E. Richardson, the head of the British Mission in Lhasa, who first brought Reting's request to the Chinese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regent.

【5】原著P515 Taktra overruled them, instructing the Kashag to change the punishment as follows: "Although the verdict is reasonabl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eriousness of the crimes, I request that the punishment of taking out the eyes be withdrawn for the benefit of the young Dalai Lama's long life. This is my personal verdict." On receiving that order, the shapes expressed surprise at the leniency the regent was showing to the enemies who had tried to murder him.

【6】原著P528 Our view is that if under pressure from the Chinese we were to disregard the definite request of the Tibetan Government that visas should not be granted we could no longer maintain the position that Tibet is autonomous and give account of our support in maintaining its autonomy.

【7】原著P530 The matter that is agitating Chinese minds most is clearly anxiety to avoid having the status of Tibet examined by any international body.

【8】原著P577 the State Department notified the U.S. Embassy in Delhi that the proposed visit was permissible, but only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that were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Tibetans. The embassy was specifically instructed not to issue U.S. visas on the Tibetan passports.

【9】原著P701 The beginning of this shift in power was the sudden reversal of the
decision regarding the first point of the Chinese Ambassador's proposal.

【10】原著P716 On both these counts the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Foreign Office concluded that all the evidence showed that Tibet was not merely a portion of China but, rather, had a clear international identity of her own.

【11】原著P580, p704。

【12】中文版第460页。

【13】中文版第534页,538页等。

(感谢丁一夫先生赐稿在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0/02/blog-post_20.html发表。)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謝田:华尔街灭火和中国经济崩盘

2010-02-17  


作者:謝田  

真相离世人越来越近,世界对中国越来越不信,这是中共当局最为恐惧的。北京对外界批评有个指责,颇具中国特色,说外人对中国“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对“说三道四”耿耿于怀,终于有反唇相讥的机会了。日前中国组团几位经济学家赴美,给华尔街银行家“上课”,反映了跨太平洋微妙的互动。
  
人多力量大的专家团

“人多力量大”虽然过时,影响尚在,人海战术居然用到学术和商业界了。其实,中国经济学家给华尔街上课,如果说的有道理、有说服力,来一个专家就成;甚至半个专家也够了。来多了也不是不行,来两个意见相同,也说得过去;三、四个持统一观点,就难以理解。一下子来六个,并且六人的观点一致,就未免令人生疑。

学术界中,经济学家各执一词、意见相左,最闻名遐迩。中国经济错综服杂,六个专家异口同声,同唱一首歌,合着中南海的调子,怪不得美方在上完“课”之后,还是半信半疑。

其实,坦称的美国佬已告诉客人,中国学者如能坦率一些、真正指出问题所在,他们反而会“更放心一点”。中国学者异口同声,在遮盖什么呢?何以恰恰在“中国经济崩溃”的预测纷纷出台时,急于华尔街灭火?

崩溃的种种说法

《新闻周刊》预测今年十大事件,第二件就是中国经济崩溃。《新闻周刊》预测中国股市和房市产生泡沫,最后导致崩溃。《福布斯》去年12月也指出,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和20年前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溃的前夕没什么两样,两者都以借贷和哄抬房地产价格引发的资产泡沫为特征。

西北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维克托·施(Victor Shih)更是直截了当,说中国经济实际上是个“庞氏骗局”,骗局由央行主导,一面印钞票安抚,一面大肆敛财。

成功预测安隆(Enron)倒闭的查诺斯(James S.Chanos)也说,中国去年的刺激政策导致产出供过于求,银行坏帐风险升高,因而将导致中国经济的崩溃。自信的查诺斯还放空中国水泥、煤炭、钢铁等相关公司的股票,希望从崩溃中获利。如果查诺斯悄悄放空,也许真能赚一笔。但他放空后还很高调,让中共丢了丑。熟悉中共的人,恐怕就不会押他的注了。

崩盘判断的偏颇

西方判定中国经济崩盘,有理性的分析,但缺乏对中共本质的认识。查诺斯从去年夏天开始研究中国经济,这倒不是问题,后来居上也有。但他把中国经济和政治分开了,所以他的结论按正常社会的逻辑去推,可能非常正确,但用在中国市场,就会出偏。

查诺斯描述的“中国超额信贷规模之大,全球无出其右”,的确是中国经济出现麻烦的根源之一。但对付信贷扩张,红朝运作自如。君不见几年前那么多银行坏账都被悄悄转移,从“优良资产”中剥离,并成功推销出去了吗?这次超额信贷的坏账,规模当然更大,但中共重施故技,处理它应该不是问题。

判断偏颇的原因,是不了解中共治下的运作,以为它跟正常社会一样,货币发行过多,就会通货膨胀;商品供给过多,价格就会下降;银根略有放松,贷款必然增加等等。中国经济如果按西方的模式去推,肯定是会崩盘的。

但哪天西方也许会惊奇的看到,中共又一次从崩溃中“缓”了过来,西方经济理论又一次“失灵”。这是因为,只要中共存在一天,它就会拚死命去保持这个畸形的经济不会“崩溃”,保证这个已经烂透了的苹果衣着光鲜;中共会倾尽全部国力,继续营造繁荣的假象,直到假象和骗局最后被完全揭开。

国寨也会装模作样的运用一些西方经济学的杠杆如“利率”、“银根”、“准备金”等来调节。但这些自由资本主义的工具,在极权面前什么也不是。假杠杆的运用,更有欺骗性,中南海一句话,就会令其变成一纸空文。经济问题一旦涉及中共存亡这个根本,就会被弃之不理。

究竟怎样崩盘

既然如此,中国经济会因此而永不崩溃?当然不是。笔者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不会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按经济规律崩溃。而且,中国经济的崩盘,不只是经济层面的事,它一定是伴随着更大、更深刻的社会变革而来的。

在中国经济一天天被权贵阶层、太子党集团、依附权贵的知识界附庸等日益掏空、反覆榨取之下,崩溃是必然的。但因为“保几”之类政策背后的努力,它会以一种出人意料、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展现,而不会以正常社会的经济萧条、衰退等方式体现。

西方专家的预测,一定是会落空的。落空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低估了中共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生存,会不惜鱼死网破、破釜沉舟,把全中国社会、人民、和经济,都一起拉下水、拉入万劫不复地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熟读“九评”和对中共有极为深刻认识的人们,才会认识到这一点。

当然,有些西方人还是明白的,或至少在明白之中。法国人最近就说到了点子上。法国时事评论杂志玛丽安发表评论文章,作者是政治学者瓦莱丽·尼凯,文章题目是《中国的最大敌人就是中共》,认识到了中共是中国的绊脚石。

一位网友留言说,“中国经济如果不崩溃的话,就没有天理了。”这话说对了,因为违背了天理,国人才有如此深重的苦难;而天理不昭,问题就不会解决。天理昭昭之日,崩溃的就不只是中国经济,导致崩溃的源头-中共本身,会率先崩溃。

耶鲁金融教授罗伯特·席勒是房地产席勒指数的发明者。他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缺乏一个像美国大萧条的“坏故事”。无论是普通购房人、投机者、房地产商和各级政府,都沉迷于好故事的情节里。“中国需要坏故事的警醒,否则非理性繁荣持续越久,其破坏力就会越大。”诚哉斯言。

那个“坏故事”会是什么呢?要看对谁坏。退党引发中共崩盘,带动经济崩盘,安知不是“故事”一则?

His Holiness the XIV Dalai Lama at the White House

http://www.whitehouse.gov/blog/2010/02/18/his-holiness-xiv-dalai-lama-white-house

His Holiness the XIV Dalai Lama at the White House

Press Secretary Robert Gibbs said of the meeting today:

The President met this morning at the White House with His Holiness the XIV Dalai Lama. The President stated his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ibet’s unique religious,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ident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or Tibeta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esident commended the Dalai Lama's "Middle Way" approach, his commitment to nonviolence and his pursuit of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President stressed that he has consistently encouraged both sides to engage in direct dialogue to resolve differences and was pleased to hear about the recent resumption of talks. The President and the Dalai Lama agreed on the importance of a pos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in the Map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February 18, 2010. (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Pete Souza)

2010年2月14日 星期日

RFI:中国没有实力傲视美国

作者 杨眉
发表日期 14/02/2010 更新日期 14/02/2010 13:37 TU

法国的左翼倾向周刊《玛丽安娜》本周一在其网站刊登了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瓦雷莉·尼凯女士撰写的有关中国的评论文章,标题为:中国没有实力同美国叫板。或者也可以翻译成是中国没有实力傲视美国。在今天的法国舆论看中国节目中,本台将向听众朋友们介绍上述文章。

尼凯指出,北京对待华盛顿,正如对待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哥本哈根峰会一样,选择的策略不是韬光养晦,而是针锋相对,龙虎相斗。北京不断威胁如果华盛顿在对台军售以及会见达赖喇嘛问题上固执己见,那么,中国将在朝核问题以及伊朗核问题上拒绝同西方合作。中国此举向外界披露了一个令人担心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在国际舞台展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政府并不认为一些众所公认的国际性议题的重要性超出中国的本国利益。

尼凯就中国政府近期来针对西方的咄咄逼人的架势解释说,其中原因主要还在于中国国内。

首先,一方面,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全球经济萎缩的背景下依然一枝独秀,然而,中国国内有关经济增长率能否持久的担心日益浮出水面。通货膨胀似乎难以抑制,银行贷款继续泛滥,再加上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北京政府发现事实上他们对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失去控制。而另一方面,中国民众之所有能够承受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的种种弊端,是因为他们期待北京能够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因此,保持经济增长是北京政府维护其合法性的主要途径。

其次,中国政权高层似乎分歧倍出,中共前领导人邓小平所提倡的政权和平交接的模式似乎正面临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抓住了民族主义这根救命稻草。尤其是在当今西方国家受到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以及有关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的言论沸沸扬扬之时,尽管中国国内对中国世纪论持有怀疑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中国政府的部分官员似乎认为中国从此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

中国在全球激发新保护主义?

不过,尼凯认为,北京同华盛顿的外交冲突恰恰凸显了北京在国际舞台的孤立地位。虽然世界各国都希望中国能够发挥其大国的作用,但是,各国并不会因此而接受任何条件。正如法国总统萨科齐所指出的那样,在国际舞台地位的上升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因为国际社会对其的期望也会因此而上升。

中国外交近日来的多次拙劣表现显示中国对国际惯例知之甚少,这将可能影响到中国政府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苦心推行的和平崛起的策略,以及中国和他的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对美国对台军售的强烈反应显示,对北京来说,在必要的时候,北京与台北之间改善关系的余地是十分有限的。中国代表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强硬态度不仅直接侮辱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代表,而且也使人对建立全球多边协调体制的言论提出怀疑。

除了台湾之外,刚刚向中国伸出双手的日本,期望与中国共同建立类似欧盟的东亚联盟的日本,也对中国近期的表现倍感担忧。再加上,中国虽然多次表示希望同日本改善关系,但是,中国却没有放过任何一次宣示东海领土主权的机会。

尼凯接着分析说,事实上,中国的强大未免有些徒有虚名。中国虽然即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在全球仅占第108位。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这是因为美国国债是最为保险的投资。中国为了刺激出口尽力维持人民币低汇率,并且继续购买美元。中国的大量美元储备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市场稳定的一大因素,与此同时,欧美各国针对中国的市场保护主义倾向正在日益抬头。

因此,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其可能的危害力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政府对此也心知肚明。然而,中国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准备在国际舞台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建设性的强国。这关键要看的是中国是否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领域迈出决定性的一步。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RFI:高小兰有争议展品已重新挂出

作者 小青
发表日期 13/02/2010 更新日期 13/02/2010 21:43 TU

中国艺术家高小兰在参加巴黎举办的一次展览期间,在法国国立艺术学院的外墙上展出了一幅以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初的竞选口号为题材的作品。法国国立艺术学院认为该作品影响公共部门的中立性,将其撤下。此举引起法国舆论哗然。反对党批评指出,这完全是一种审查制度。法国现任文化部长密特朗周六在一份公告中指出,在了解了整个事件之后,他已经要求将高小兰的这幅作品重新挂在原来挂的地方。有关这一事件详情请听小青的介绍:

周六,在法国国立艺术学院的外墙上悬挂着写着几个法文字的黑白条幅。条幅分别写着,工作,赚钱,多和少。这几条条幅在展出不久曾被撤下,周六又再次展出的,其中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创作这一作品的是中国艺术家,今年三十二岁的高小兰。她创作的上述条幅灵感来自于法国总统萨科齐当年的竞选口号,多劳多得。然而条幅上的词汇却可以引起人们各种联想,做出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比如,多劳少得,或者少劳多得等。这对萨科齐的口号多少带有讽刺效果。特别是在当下法国经济危机仍未走出阴影,法国民众对总统萨科齐很不满意的情况下,这一条幅上的内容比较敏感。

艺术学院大概不愿得罪总统从而决定把这一作品撤下来。校方的理由是,作者将作品呈现在公共道路上,戏剧性使用国立学校建筑物作为传达讯息的工具,却没有做出任何说明。学校认为,高小兰可以同其他参展人一样,将作品放在学校内展览。高小兰本人对学校的决定非常不满,她说,她创造这一作品的目的就是要激发人们对此作出反应,因此不能将条幅挂在学校的院内。她还找来媒体,将这一事件公布出去,还威胁说要诉诸法律,她也在在网上发起签名运动,她说艺术家应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

法国在野党也在这事件上大作文章,认为这是一种审查制度。巴黎市长德拉诺埃指出,这种做法令人对人们自由表达权利的担忧。昨天,在文化部长密特朗的干预下,事情终于圆满解决。高小兰对法新社说,他对文化部长密特朗的决定非常满意,她说密特朗本人打电话给她,对上述事件表示遗憾。密特朗还说,希望看到她的作品尽快挂回到原地。密特朗的指示刚刚做出就马上有一个安装小队前来帮助高小兰重新挂上条幅,该条幅于是又挂在了国立艺术学院的外墙上。

通缉胡锦涛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RFI:中国艺术家高小兰巴黎展品惹争议

发表日期 12/02/2010 更新日期 12/02/2010 22:20 TU

据本台综合法新社消息,32岁的中国女艺术家高小兰,目前正在巴黎参加由法国国立美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联合举办、名为“七日周末”的展出活动。她的一件取材于法国2007年总统大选期间,候选人萨科齐竞选口号“多劳多得”的作品,周三被法国国立美术学院悬挂在位于巴黎第六区马拉凯河岸美术学院的外墙上,但不久就被取下。学院方面表示,取下这件作品的原因是,担心影响公共机构的中立性。

这件作品上有四面黑旗,上面分别用白字写着“得”“少”“多”“劳”这几个法文单词。参观者可以看到的是“多得”和“少劳”。针对美术学院的这一举动,高小兰的律师特里瓜尔女士表示,美术学院在决定展出这件作品时,就已经参与到了展览中。这位律师表示,学院方面关于公共机构中立性的言论是彻底的丑闻,因为这一事件涉及的是言论自由,艺术家的作品不具备遵守任何中立性的义务。她最后说,这位中国艺术家有权利获得法国从共和国基本价值出发,给予她符合道德的对待,也就是重新挂上这幅作品。

高小兰本人通过电子邮件,邀请她的朋友们在周五晚上17点30分到美术学院示威。高小兰呼吁他们戴上与作品中相似的小旗。

法国在野的社会党对这一事件迅速作出了反应。该党负责文化事务的全国秘书,以及另一名副职全国秘书,周五联合发表声明,谴责这一事件是政治审查的结果,社会党与艺术家完全站在一起,要求这一作品重新得到展出。

社会党籍的巴黎市长德拉诺埃,周五也表示,提议在巴黎著名的104号画廊重新展出这件作品。他说,这一出于主观意愿的审查事件令人十分担忧,因为影响到了艺术家在社会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赵也:是什么在掌控着这个国家?

擴展閲讀:http://riovresbo.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1369.html

  是什么在掌控着这个国家,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现在和将来。

  肯定不是平民百姓,在这个国家平民百姓除了屈服于强权、听从吩咐、在各种欺凌和歧视中走着自己的生存之路以外,是没有包括话语权在内的任何权力的。

  那么是九大长老吗?是500户家庭吗?如果是这区区几千人在决定着一个庞然大国的走向,那么,他们又是被什么掌控的呢?

  不管如何解释历史,是命运还是暴力和狡诈,事实是1949年,毛泽东的枪杆子建立了一个政权,这个政权的合法性从来不需要人民的认同。

  凡是对这个政权合法性怀疑或者看起来像是怀疑的人,都遭到了毫不留情的镇压,而且如今继续在镇压。因为对于政权合法性的自我怀疑和难以自圆其说,这种镇压是如此荒谬残暴,竟然采用阳谋来诱惑制造对立面,竟然通过长达十年之久的文革来任由国家走向崩溃。为了个人的独裁权力,毛泽东肆无忌惮、无所不用其极,毛泽东确实创造了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荒诞三十年,运动此起彼伏、绵延不断,杀人不断,七斗八斗,人人自危。这是任何一个封建皇朝不可能、也没有理由这么做的。

  正是由于毛泽东如此孤家寡人独断专横,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一场毫无悬念的轻松的宫廷政变,稍稍改变了权力传递的路线。这也给绝望中的国人看到了一线生机,让窒息已久的中国透了一口气。

  其后提出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指的经济,还包括党政分开、分权、让权、小政府、民主等等承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虽然步履蹒跚,而且遭到很多来自“左”的反扑,譬如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反扑不一定来自上层,而是来自中国永远不会绝种的鉴貌辨色吮痔邀宠的专家、学者等所谓“知识分子”,就是民初那种痛不欲生不肯剪辫子的遗老太监们。

  上层正在享受复出后的自由化的成果,他们在“官倒”,在使自己迅速富起来。他们在告别“革命”的过去,迅速完成着自己的转型和定位。

  可是好景不长,1989年,当人民要求更多的自由和公正,要求政府兑现改革承诺的时候,一场至今讳莫如深的悲剧使得政治上的改革就此终止。自此之后,不过是没有头绪的原地转圈。向左走,向右走,无路可走。

  在历经胡、赵之后,证明已经没有一个个体权威能决定中国的走向,权力实际上已经由一个集团接管。这个集团就是枪杆子以及他们的后人,他们本来就是从争权夺利的所谓“共产革命”开始,死了那么多人,折腾了大半个世纪,最终旗帜鲜明、一丝不挂地实现了打江山、坐江山的封建道统。剥去、剔除一切意识形态的名词、口号的修饰和枝节,从“打土豪、分田地”开始,这一条以争权夺利为唯一目标的轨迹其实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1989年那场悲剧的结果只是鼓励和明确了,对于这个父父子子的权力集团来说,可以无所顾忌、没有底线。他们认为,如果想他们让出江山,必须拿人头来换。

  也正是由于是一个集团,所以不会有任何一个个体来对它进行负责、变革和约束。所以,他们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谁也不会来考虑国家的未来,关我什么事?正因为没有个体的权威,所以,中国不可能产生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

  也正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平衡的集团的接管和统治,所以邓小平之后的权力才能按步就班顺利过渡。

  然而,这个权力集团对自己的作为也是心存疑虑的,毕竟他们也看到世界的走向,有时候也会说出“民怨沸腾”、“人民养着你们,你们看着办”这种话来。他们也不知道这艘船开向哪里,什么时候撞礁沉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末世心态,才会那么紧张地时刻依赖着强大的军队武装,才会那么极端地贪婪,才会那么不择手段、寸土不让、明目张胆地竭泽而渔。在这种横征暴敛、穷凶极恶、残酷掠夺下,百姓一无所有、沦为奴隶。

  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个集团出现分裂呢?不可能。

  因为这是一个集团,他们的利益是共存的,集团中的每一个单元分到的一块蛋糕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分裂,就会削弱力量,就有可能出现第二个1976年,对谁也没有好处。

  如果是封建社会的王朝,那么皇帝为代表的中央集权还有削藩的愿望和理由,而这里没有,因为这就是一个由于利益而结盟的集团。

  那么,这个集团有没有可能出现改变呢?同样不可能。

  这就是文化对政治的倒逼了,为什么美国是美国,为什么中国是中国,这都是体制和文化几千年相互渗透影响,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美国不可能出现毛泽东,美国出的是华盛顿。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大部分中国人会怎么做呢?会为了公平和正义而放弃利益吗?他们也不会。他们也是在这块土壤上长出来的,没有价值观的支撑,没有文化和心理准备,再加上既得利益者的事实和更大的期望,他们内部更加不可能出现改变。

  他们预留了充裕的准备,时刻准备着撤走,他们不会回头看一眼身后洪水滔天。又岂只是他们呢?近十年来,稍稍有条件的人哪个不在往外转移资产和家人。唯有这样,才会保住、传承他们取得的财富和利益。而在这里,一切都是不可预料的。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本,还都是文化在掌控着这个泱泱大国十几亿人的未来。

  事实总是简单的,道理也总是简单的,哪里需要那么些聱牙佶屈的深奥理论,哪里需要那么多不明不白的学说私货,更无须自作多情祭起意识形态“左”、“右”的旗幡,也不要机关算尽地成立什么马列共产党或者工人党,不要自作聪明,你们也只是一群屁民,轮不到你们下山摘桃子、捞稻草,没有什么力量能撼动这个千年文化凝固成的大山。

  如果还在分析太子党和团派之间的矛盾什么,那是太不了解这个国家了。他们之间当然有矛盾,但是任何矛盾也无法打开在利益上结成的牢固化学键。回顾这么多年,有人一直在故作深沉地分析过来、分析过去,算命先生似的企图在他们中间找到裂痕,除了表现自己的谋略和心机,只是毫无必要地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而已。就如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根据蛛丝马迹等待地震。

  这当然是那些学者、专家等“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个机会,一次秀场,他们可以再来表现几次,中国永远不缺这些下作坯。不管圈子绕得多大,最后总是为这个权力集团寻找合理性和必要性,总是拍强势的马屁,强势付给摇唇鼓舌的专家们小费。如果不拍马屁呢?那立即就没有话语权。

  这个国家的未来也就是这样了,除非能混进体制分一杯羹,一般百姓,过一天算两个半天吧。要想从文化上动手革新,那是必须要有体制主动配合的,起码不造谣惑众,不开枪反对的。说了一百年多了,开启民智,怎么可能呢?

  不是身在这个国家的人永远不会明白这一点,就像我们无法想象基地组织一样。

  这就是中国的悲剧,一个死结。

RFI:冯正虎虎年前夕终于返国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发表日期 12/02/2010 更新日期 12/02/2010 11:06 TU

去年6月以来八次回国被拒的上海维权人士冯正虎周五第9次回国时,顺利入境上海,结束了他被禁止在国门外的流落生涯。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周五下午打电话到冯正虎上海的家里时,冯正虎的哥哥接电话说,冯正虎的妻子到机场接到了冯正虎,但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尚未到家。

冯正虎去年11月第8次回国被拒后,在东京成田机场拒绝申请入境,从而流落成田机场、露宿达3个月,引起国际传媒、舆论广泛关注,令中国政府面临压力。上个月,中国驻日使馆两名官员3次到成田机场看望他和转达上海市政府要他先入境日本、再回家的意思,冯正虎上周三结束露宿行动,入境日本。但随即,全日空就向他发出拒绝他搭乘的通告,制造冯正虎回国的新障碍,不过冯正虎本周一宣布他顺利买到了周五回国的日航机票。

冯正虎入境日本后,先后两次与中国大使馆官员见面。他在推特里说,他准备把露宿机场期间各国旅客捐献给他的各国食品带回上海分给他的支持者们,万一又被拒绝入境、遣送东京,他就会继续露宿,并以这些食品充饥,显示了他临行前对第9次回国、回家仍无把握。

冯正虎还在东京与上个月到成田机场慰问他的日本执政党国会议员牧野圣修见面、道谢。牧野对冯正虎说,日本政府关注他的回国问题,也关注他回国后的人权问题,冯正虎对牧野说,他的人权需要自己努力去争取。

冯正虎对记者说,他休息几个月后还打算在东京-上海之间来来去去,维护公民自由出国、回国的权力。

本台香港特约记者郑汉良也就冯正虎返国发来的报道:

因被拒回国而在日本成田机场“居住”了92天的维权人士冯正虎,乘坐日航JL791班机在12日中午之后抵达伤害浦东机场,据了解,冯正虎抵步之后,在公安人员的陪同之下,返到上海的住所。

冯正虎早上出发前在日本机场向记者出示他的登机证,又说中国驻日本的使馆人员告诉他可以返回上海,探望90多岁高龄的母亲,与家人一起共度春节。他说,他的妻子在早上被公安带走,乘坐公安安排的车子到浦东机场接机,否则她将不能到机场接机。冯正虎的哥哥冯正龙则表示,公安不准他到机场接机,因此只有在家等候冯正虎回来。

有份签署《零八宪章》的冯正虎,去年初被劝到日本休养和探亲,六月开始曾八度尝试返国,但都被拒绝入境,被迫折返东京。他去年十一月起在成田机场进行马拉松式抗议,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向他表示可以回国。

55岁的冯正虎去年年初在北京遭到秘密绑架,并被非法拘禁一个多月,4月初被劝喻到日本探亲,冯正虎在过了敏感的6月4日之后,从6月7日开始先后八次回国被拒入境。为了抗议回国被拒,冯正虎放弃日本签证,宁愿在机场睡地板吃泡面。由于他的行动与一出好莱坞电影的剧情大致雷同,吸引了不少国际媒体的注目,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和社会活跃分子陈巧文等人也曾先后飞往成田机场,为他打气,并带同一些生活必需品予以支持。

去年11月联合国难民高等辩护事务官员宫泽与日本官员一同到机场,征求冯正虎是否愿意申请难民资格,不过被其婉拒。

出生浙江温州的冯正虎,1986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在上海财经大学任教,1991年4月赴日留学,1998年回国创办了上海天伦谘询有限公司。在2000年11月,他因为天伦公司出版刊物审核问题,被上海市公安局以“非法经营罪”拘留,后被判有期徒刑3年,冯正虎不服提出上诉,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Le Monde Blog : La bataille a déjà commencé…par ambassade interposée

http://iran.blog.lemonde.fr/2010/02/10/la-bataille-a-deja-commencepar-ambassade-interposee/

5932844060_la-plaque-de-l-ambassade-d-iran.1265801121.jpg

A la veille de l’anniversaire de la Révolution islamique, qui devrait voir s’affronter dans la rue iranienne partisans du régime et manifestants de l’opposition, le combat a déjà débuté devant les représentations diplomatiques occidentales et iraniennes.

Hier, quelques dizaines de militants pro-gouvernementaux iraniens ont assailli les ambassades européennes à Téhéran pour protester contre l’attitude de l’Europe à l’égard de l’Iran. Présentés par l’agence semi-officielle iranienne Fars comme des “étudiants”, les manifestants ont scandé des slogans hostiles et lancé des pierres et des oeufs en direction des représentations diplomatiques d’Allemagne, de France, et d’Italie. Devant cette dernière, les opposants ont crié “Mort à l’Italie” et “Mort à Berlusconi”, mais ont été empêchés de pénétrer à l’intérieur, grâce à l’intervention de nombreuses forces de l’ordre présentes sur place.

La semaine dernière, lors d’une visite en Israël, le président du Conseil italien Silvio Berlusconi a critiqué le régime iranien et déclaré qu’il interdirait de nouveaux investissements italiens dans les secteurs du pétrole et du gaz de ce pays, où la compagnie nationale Eni est très présente. Par la suite, les médias iraniens ont traité Berlusconi de “laquais d’Israël”.

La France a adopté dernièrement des positions très critiques à l’égard de la République islamique, notamment après la décision du président Ahmadinejad de lancer la production d’uranium hautement enrichi. Les deux chancelleries européennes, qui soupçonnent l’Iran de vouloir se doter de l’arme atomique, se sont récemment prononcées en faveur de l’adoption de nouvelles sanctions fortes contre le Régime de Téhéran.

2010-02-09t171455z_01_apae6181bwx00_rtroptp_3_ofrwr-iran-italie-milices-20100209.1265796917.JPG

Ayant moi-même largement couvert ce genre de manifestation, du temps où j’était correspondant en Iran, je puis vous affirmer que ces “étudiants”, comme l’affirment les organes de presse officiels iraniens, ne sont autres que des miliciens bassidjis rémunérés par la République islamique (ceux qui tappent et tirent sur les manifestants), et qui ont été dépêchés sur place en bus, afin d’apporter une réponse directe et rapide aux récentes prises de positions occidentales. Les véritables étudiants iraniens sont aujourd’hui plus occupés à manifester à l’intérieur des campus universiataires, à compter leurs camarades emprisonnés, et à s’occuper des préparatifs de la grande manifestation de demain.

En réponse à ces événements, cinq jeunes iraniens de Paris, membres du Comité indépendant contre la répression des citoyens iraniens (whereismyvote.fr ), ont repeint hier en vert les plaques et murs de l’ambassade de la République islamique d’Iran à Paris. Curieusement, aucune force de police ne protégeait hier soir la représentation diplomatique iranienne.

“Cette action est une réponse à la fête organisée en grande pompe au même moment par les membres de l’ambassade au Pavillon Dauphine de Paris “, se félicite Yashar Mohtashem, 30 ans, et membre du comité.

5932844067_les-militants-de-where-is-my-vote.1265801184.jpg

Armés de préservatifs “double sensation” qu’ils ont remplis de peinture verte, couleur de la contestation iranienne, ainsi que de bombes graffiti, les opposants iraniens s’en sont donnés à coeur joie sur les murs iraniens.

“Les préservatifs, sourit Yashar, c’est tout un symbole, car comme vous le savez, il n’y a aucun cas de Sida ou d’homosexualité en Iran”.

Les slogans tagués sur les murs étaient les suivants:

Where is my vote?” (Où est mon vote?) : référence au vote des Iraniens qui leur a été confisqué par le gouvernement Ahmadinejad.

A bas la dictature!

5932844103_un-mur-de-l-ambassade.1265801260.jpg

Khamenei assassin!” (l’Ayatollah Ali Khamenei, le Guide suprême iranien, la plus haute autorité religieuse du pays et véritable chef de l’Etat iranien)

Nous sommes indénombrables” (un des slogans du mouvement démocratique vert iranien, qui signifie que, contrairement à ce qu’affirme le régime islamique, ils sont extrêmement nombreux).

paris_sabz_2_10_1.1265802360.jpg

Mais ce genre d’action n’est-elle pas en fin de compte dérisoire?

“Tout ce que l’on fait, explique Yashar, sert à apporter un soutien moral aux Iraniens pour les manifestations de demain. En apercevant ces vidéos, les Iraniens d’Iran mais aussi la diaspora à l’étranger, sont encouragés, et comprennent que l’unité du mouvement est toujours vivante”.

A Paris, ajoute-t-il, on montre de quelle manière pacifique on peut combattre la République islamique dans le cadre de la désobéissance civile pacifique”.

Cette “désobéissance civile” est devenue la règle en Iran. Des slogans anti-gouvernementaux et même anti-régime sont ainsi signés sur les billets de banque. Le cri “Allah Akbar” pourtant créé par Khomeiny contre le Shah est désormais scandé contre le régime, sur les toits, dès la nuit tombée. Lors des matchs de football, les supporters entament des chants de protestation…

iran-5.1265803619.jpg

Le précédent “coup” du comité avait eu lieu le 31 janvier dernier, dans la commune de banlieue de Neauphle-le-Château(Yvelines), en face de l’ancien domicile de l’Imam Khomeiny, fondateur de la République islamique, et réfugié en France pendant quatre mois avant son retour triomphal à Téhéran. A l’occasion d’une cérémonie commémorative organisée par l’ambassade d’Iran à Paris, les membres du comité avaient lancé des slogans hostiles au gouvernement iranien, ce qui avait provoqué la fureur de l’ambassadeur d’Iran en personne, qui avait tenté de s’en prendre physiquement aux manifestants, avant d’en être empêché par les gendarmes présents sur place. Les photosde l’ambassadeur échangeant des coups de poing avec les forces de l’ordre avaient fait le tour du monde, notamment grâce aux blogs et aux réseaux sociaux Twitter et Facebook. Elles étaient même parvenues jusqu’en Iran.

Si bien que le communiqué des “étudiants” iraniens qui se sont attaqués aux ambassades étrangères hier à Téhéran, publié par l’agence Fars, fait référence à la France qui a “accueilli sur son sol des araignées qui ont attaqué les valeurs fondamentales de la Révolution”.

Voici la vidéo des “araignées” hier soir à Paris : Au réveil, les membres de l’ambassade étaient sûrement “verts”!

洪博培声明

PRESS RELEASE 2010

Statement by Jon M. Huntsman, Jr.

U.S. Ambassador to the PRC

On Appeal by Chinese Human Rights Activist Liu Xiaobo

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021110p.html

We are disappoin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uphold Liu Xiaobo's sentence of 11 years in prison on the charge of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We believe that he should not have been sentenced in the first place and should be released immediately.
We have raised our concerns about Mr. Liu’s detention repeatedly and at high levels, both in Beijing and in Washington, since he was taken into custody over a year ago. Mr. Liu has peacefully work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openness and accountability in China. Persecution of individuals for the peaceful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views is inconsistent with internationally-recognized norms of human rights.
We continue to call on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to release him immediately and to respect the right of all citizens to peacefully express their political views and exercise internationally-recognized freedoms.

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DW:四川维权人士谭作人被判5年监禁

中国 | 2010.02.09

本周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四川维权人士谭作人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据北京艺术家艾未未在Twitter上公布的消息,判决结果宣布之后,谭作人的代理律师浦志强给其发信说,"当审判长刘菡问谭作人对判决的意见时,谭作人当场表示将提起上诉,说:我和你们对法律的理解差距太大,我的这些事不构成犯罪"。´

按照北京艺术家艾未未在Twitter上公布的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谭作人案宣布的刑事判决书中所写,2009年4月30日谭作人因涉嫌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四川成都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称,"谭作人对党中央处理'六四事件'方法和定性不满,多年来以各种方式从事所谓纪念'六四'的活动"。刑事判决书中指证谭作人的证据是,2007年谭作人撰写文章《1989:见证最后的美丽-一个目击者的广场日记》(简称《广场日记》),并将该文章通过互联网发布到境外网站。另外,2008年6月4日,谭作人与他人在成都市天府广场义务献血点以献血的方式纪念"六四"。

艾未未在谈到他对谭作人案一审判决结果的看法时表示,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判决:

"它既与宪法规定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相违背,公民有表达的自由和言论自由,同时从司法角度来讲,是程序混乱缺乏证据的草率的判决。可以看出对谭先生的控告和整个审理过程都是非常粗暴和没有程序的。"

四川作家冉云飞说,从"当地政府做出荒唐事的概率"来看,谭作人案件判决结果并没有令他感到意外,但是从"判决这样一个好的公民、无罪的公民5年有期徒刑",还是令他"深感意外"。冉云飞说:

"这是一个荒唐无耻的判决。一点公正公平正义都没有。"

2008年汶川地震后,谭作人公开质疑且致力于调查灾区学校豆腐渣工程问题,并跟四川学者冉云飞、北京艺术家艾未未等发起和组织志愿者搜集四川地震遇难学生名单。2009年2月,他起草《5·12学生档案》的倡议书,呼吁"确认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县市、每一个地区遇难学生的真实数据"。

律师浦志强在发给艾未未的信中说,谭作人案"一审认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但对控方就地震中的谭作人行为的指控'不予认定',同时宣告辩护人的证据与认定的事实没有关联性"。四川学者冉云飞说:

"地方政府害怕更多的人知道'5·12'死难学生当中的很多秘密,还有就是彭州石化将来可能导致的很大规模且难以预料的环境灾难。这两种东西才涉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六四'和地方政府利益没关系,那是中央定下来的。他们想巧妙地躲过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批评,成功地用'六四'这个中央至今不能松口的东西来绑架中央政府,并轻松地打压谭作人。而且避免整个社会对他们地方政府的进一步问责。"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在Twitter上发表对谭作人案一审判决结果的意见感受时写道:"宣判谭作人之后,这个大地上没有了良知,良知被谭作人带进了牢房;宣判谭作人之后,这个大地上没有了正义,正义是谭作人脚下沉重的铁镣"。

崔卫平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以"六四"作为理由判处谭作人犯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做法很不明智。成都法院判定谭作人的罪证之一-文章《广场日记》的结尾是一首没有署名题为"对话"的小诗。崔卫平说:

"我现在可以告诉所有的人,这个作者就是我。所以我说我是谭作人案件的组成部分。他的受难有我的一部分。"

1989:见证最后的美丽

-- 一个目击者的广场日记

对 话

孩子:妈妈,这些小阿姨,小叔叔为什么不吃饭

妈妈:他们想要得到一件礼物。

什么礼物

自由。

谁送给他们这件美丽的礼物

自己。

妈妈,广场上为什么那么多,那么多人

这是一个节日。

什么节日

亮灯的节日。

灯在哪儿

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妈妈妈妈,救护车里是谁

英雄。

英雄为什么要躺下呢

好让后排的孩子看见。

看见什么

七种颜色的花。



作者:洪沙

责编:乐然



RFI:谭作人被判5年公安再向香港记者动粗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发表日期 09/02/2010 更新日期 09/02/2010 11:20 TU

揭露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的内地维权人士谭作人,9日在成都中级人民法院被认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当场被判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的律师蒲志强接受采访时表示,谭作人是因为有关六四事件的文章而被定罪,谭作人将提出上诉。而被拒进入法院旁听的谭作人妻子王庆华,则认为判刑「非常非常没有道理,太荒唐了,一定会上诉」。法官门外聚集了100多个声援谭作人的人士,但他们都因为没有旁听证而被拒于法院门外。

此外,成都市的公安再一次以野蛮手段阻扰香港记者采访。十多名公安早上在宣判之前,突然在法院门外强行干扰香港记者的采访,以粗暴手法将9名记者拉进法院的一个房间之内,当中一名记者手部受伤,另一名记者的手提电话被公安非法取走,并翻阅电话的短讯文字和照片,又将部分照片删掉。在法院宣判后,当局才将记者们释放,并向他们发还证件。这是继去年香港两名记者准备采访成都法院审理谭作人案遭到公安刁难之后,成都公安再一次干扰记者采访工作。

谭作人的妻子王庆华和女儿一早就到了法院,但却被拒绝进入,只能在门外等候消息,当被告知法院的裁判后,王庆华表示,她早已预到这个结果,是「感受之内的事」。她同时抗议当局对谭作人的判刑是「非常非常没有道理,因为他(谭作人)没有罪,肯定没有罪」。谭作人的哥哥也在法院门外声援他的弟弟。他说:「我以前不同意他(谭作人)的做法,因为小百姓做不了什么事,但今天我支持谭作人。」

律师蒲志强说,谭作人是因为六四「广场日记」文章的单一例子而被认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至于谭作人揭露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的文章,则未获检方提出。蒲志强说,一篇向境外发布的纪念六四20周年的网上文章,倡导四川人民集体义务捐血,向受伤的地震灾民伸出援手,承传六四精神。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这是当局有意在5.12四川地震两周年之前,以六四事件定谭作人的罪,是企图转移视线的做法,如果当局用揭露豆腐渣工程定谭作人的罪,必然会在地震两周年之前惹来更多的聚焦。他说,这是一场政治审判。

对香港记者再度被当局无理粗暴干扰采访工作,香港记者协会发表声明,谴责成都当局阻挠采访,显示对谭作人一案理亏,对拥有合法采访证的香港记者再度受到干涉,要求国务院港澳办和全国记协公开交代。


RFI:浦志强:荒诞耻辱的审判

作者 林兰
发表日期 09/02/2010 更新日期 09/02/2010 12:50 TU


以发起对汶川地震灾区学校校舍豆腐渣工程调查而闻名的四川环保维权人士谭作人,自去年3月份被警方拘捕后,成都中级法院同年8月开庭对其进行了审理。今天,在一审结束近半年之后,法院作出宣判,55岁的谭作人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有期徒刑5年,并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对此,本台电话采访了谭作人的辩护律师浦志强以及谭作人的妻子王庆华。

浦志强表示,法庭的判决完全是“欲加之罪”,而且5年的刑期判决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他说,“虽然理论上如果罪名成立,可能的判决是5年或者5年以下,但这个结果真正成为现实,还是让人出乎意料。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这么无耻、这么狠毒,但是他们做到了!”

浦志强介绍法庭宣判的情况时表示,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审判长宣读了简短的判决书,辩方提供的证据都没有被列举,法院认定这些证据与事实没有关联性。

浦志强说:谭作人本人对这一判决应该也是感到意外,其实在判决前一天大家的感觉就不好,本来希望在开庭宣判之前见到他,和他聊一聊,但是没有能够见到他。

谭作人的妻子王庆华,今天没有获准进入法庭旁听,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法院的判决不感到意外。她坚信谭作人是无罪的,法院判他一天的刑期都是不公的重判,更何况是5年!她说对谭作人而言,始终认为自己是为家乡人民坐牢,即使法院判他有罪,他也是光荣的。

根据浦志强的介绍,法院的判决没有提及谭作人有关对四川汶川地震调查的内容,称对控方在这方面的指控不予认定。法院判谭作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罪名成立,依据了两件事,一是2007年5月27日谭作人的一篇有关89六四事件广场日记的文章,在境外网站上发表,二是2008年六四之前,他倡议用义务献血的方式给地震灾区,来传承六四精神,判决认定他挑动民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对立,构成犯罪。

对于法院在一审结束近半年的时间才宣布对谭作人的宣判,浦志强律师认为这是超期羁押、逾期不判的非法行为,而之所以现在宣判,他猜测可能当局认为目前的时机比较好。他说,最近对黄琦以及刘晓波等人的判决都比较重,而这些人都没有罪,都属于”因言治罪”。包括浦志强等人正是目前社会稀缺的善良和正义的人,但他们在这个社会中都被认定是有罪的。

浦志强说,相信法庭负责审判的审判长本人对案件会有一个私下的认识,但是不妨碍他穿上制服后,就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做。他说,这是一个人性的悲哀,不是哪一个职业的问题。对谭作人的审判是一个令人耻辱的审判,而且是一个极其荒诞的结局。

浦志强最后介绍说,法院给予谭作人判决的起诉期是10天,他们将在法院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上诉。内容主要针对六四问题,他说,他们是在为历史、为言论自由而战。至于最终是否会胜诉,他认为结果不会在判决书上体现,他表示,“他们可以剥夺谭作人的自由,但匹夫不可夺志,相信谭作人也不会因这样的结果而改变其看法。”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RFI:冯正虎周五动身回国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发表日期 08/02/2010 更新日期 08/02/2010 11:20 TU

被全日空航空公司拒绝乘搭航班回国的上海维权人士冯正虎周一宣布已购买了日航的机票,搭乘本周五上午9点45分从东京成田机场出发的日航班机JL791,预定中午12点20分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冯正虎说,他已缴了钱,电子机票日内就会传送给他。冯正虎周一下午以非正式的方式,约了包括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内的十几名以日本记者为主的聚会,向这三个月来关心他回国、回家问题的传媒和日本民众道谢并告别。

不过根据冯正虎过去8次回国不成,其中4次在成田机场被航空公司拒绝其登机的纪录来看,冯正虎周一承认,周五是否能顺利登机,依然不肯定。但他认为,前4次航空公司拒绝他登机的理由都是中国方面的指令,现在他既已按上海市政府要他先离开滞留、抗议的成田机场、入境日本再回国的程序来行动,他相信上海市政府不至于暗地里指令航空公司禁止他登机,所以他乐观地期待顺利回国、回家过年。

冯正虎周一还发表了一篇题为《抵抗全日空航空公司》的文章,谴责全日空在他准备回国、中日两国政府都感到轻松时,对他发出的挑衅式通告、落井下石。他指责全日空参与上海非法官员遣送和强制他到东京的行为、企图挑起中国官民冲突的内斗,并告诫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应当遵守中国法律、坚守中立、不可作恶。

冯正虎经过几天休息,看起来比在成田机场时精神了很多,他说希望中日两国友好和两国外交正常。

五毛党的经济含义

兰小欢 @ 2010-2-8 3:48

网评员,挣得是“计件工资”,收入和生产的评论数量直接挂钩,早年据说一条评论挣五毛钱,故网络浑号“五毛党”。这现象趣味多多。


老板雇佣工人,总是希望工人努力工作,而就鼓励工人加大产量而言,计件工资是最有效率的安排之一,因为产量越大工资越高。但这安排有个弊端:不容易监控产品质量。如果饭馆儿给厨师的工资是按炒菜的盘数论,那做出来的菜一定不能吃;如果软件公司给程序员的工资是按行数论,那写出的程序一定没法用。所以这些行业不使用计件工资。

并非只有低质量的行业才使用计件工资,但使用计件工资的行业通常有比较划算的方法监控质量,也有可能市场上对该行业的产品数量需求巨大,使得即使使用计件工资加大产量的同时也加大了质量的监控成本,仍然划算。实行计件工资还有个好处,就是工人可以不用来上班,在家里做好了交差也行。张五常曾举过例子,就是大家常见的那种“小水钻”,廉价首饰啊牛仔裤啊小靴子上常用,不算质量特别低,但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以这行业中国南方多采用计件工资。

网评员这行业具备实行计件工资的条件。第一要求生产量大;第二质量比较标准化,都是千篇一律的玩意儿;第三监控质量也比较容易,比如弄个什么“发帖字数低于多少字不行”的小控制软件;第四是省钱,在家里上班做五毛也行,不一定要占办公室。

按发帖数算工资,下功夫提高发言内容的质量就不划算。所以我们观察到的“五毛评论”水平都差不多,很水。

在这种工资安排下,把每条评论5毛钱下调成1毛钱,就会出现韩寒提到的现象:好像五毛评论的数目一夜暴涨。但这并不是因为五毛们都在“超负荷工作”,而是因为他们都转变了努力的方向。

降低工资,工人的劳动供给会减少。但在不同的工资制度下,这“减少”的方式大有不同。如果实行的是固定工资或者计时工资,老板降低工资,工人便人浮于事,按时上班,但来了之后喝茶看报纸上网QQ。如果实行的是计件工资,降低工资的后果一定是产量大增,但工人们生产单位产品的努力程度也大跌。

举个例子。在发一条评论5毛钱的时候,我写十个字一条“要相信执政党,相信政府”。但现在一条评论只有1毛钱了,我于是只写两个字“傻逼”,然后转帖5次。所以在计件工资下下调工资,产量会激增,而工人在单位产量内投入的努力程度会剧减。

网评员现行的工资制度,肯定生产不出有质量有内容的评论,这和网评员本身的水平并不必然相关,主要是价钱太便宜,下功夫不划算。

我最近在读爱默生,很想知道这么伟大的作品中译本是谁翻译的。是张爱玲。但翻译的水平不忍卒读,垃圾的很。想张爱玲天纵奇才,生活困顿时翻译这赚不了钱的作品糊口,结果也是如此草草应付,何况五毛乎?张这样的天才花时间做这样的垃圾翻译,是社会的悲剧,中文的损失。

回过头来谈五毛现象。

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网评员这行业要实行计件工资?这工资制度鼓励产量而不是质量,这道理不需要学过经济学才懂,宣传官员们明白的很。但为什么一方面高喊“占领舆论阵地,领导民意”(这需要质量比较高的文章),一方面又实行只鼓励数量的计件工资呢?

这是因为他们要的就是数量。

咦?难道宣传官员不是应该真正重视“洗脑”,应该切实做到“领导民意”么?怎么会如此草率行事,弄出些不成器的五毛来?

当然不是。现行官僚体制人浮于事光喊口号不干活,那是出了名的。不止在应该“为民服务”的行业如此,在“祸害人”的行业也是如此,所以什么宣宣熊猫国安也都是应付差事,风向一变,立刻随风倒。利益才是永恒的嘛。

官僚要为上级负责,要升迁,行为就要为这目标服务。升迁靠什么?人情关系是一方面,但远不足够。因为关系千万重,而职位就很有限,竞争者众多,提谁不提谁是大学问。

所以历代官员的提拔不止看站的队伍,还要看“政绩”, 而这“政绩”一定要大家都看得见,这样上级提拔才有借口,才好服众,才能顶住政敌的压力。这“大家”和“众”可不是老百姓,而是红了眼竞争职位的各种相关利益当事人。

所以上面搞“大跃进”,下面就必然要“放卫星”;上面重视GDP,下面就有动机给统计数字注水,而上面当然知道这一点,要下来实地考察,所以“形象工程”就风起云涌了。“形象工程”一定要见效快看得见摸得着,让人印象深刻,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之类的不划算,见效太慢了,等你素质提升了我都退休了。但教育很重要,所以多快好省的方式是盖大楼,看得见摸得着,大家都满意。

“五毛党”也是“形象工程”。下级宣传官员向上级汇报“政绩”时,如果说写了多少篇高质量的文章,真正改变了多少人的思想,那没有多大说服力,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扯淡。但如果领导打开电脑一看,哇,全是自己人,数量巨大,简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

只要数量够大,红扑扑一片,喜感扑面,至于写的内容是什么,谁关心?

==================

歌功颂德的文章不是必然水平就差的,还是看写文章的人。现行网评员的工资制度达不到提升质量的目的,而看起来雇主也根本不看重质量,只是喊喊口号。所以我觉得这行业前途黯淡,从事这行业的同志们还是应该尽早另作打算。

每条1毛钱再加上几百块钱的固定工资,而从者众,年轻人糊口艰难,可见一斑。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上海世博至少落后广州亚运一百年!

文/周筱赟
转自 http://nickwong2.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26.html

昨天(1月21日),是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CCTV的新闻频道,从《新闻联播》到《焦点访谈》,再到《共同关注》,连篇累牍的宣扬上海世博会的重大意义,以及领导如何重视,上海的普通市民又是如何支持世博会,等等。乃至说到世博会工程的拆迁,一个老太太出来说如何支持拆迁,对于祸害中国的拆迁恶政还做如此表态,一看不是花钱雇来的五毛,就是被洗脑了。

这年头,发自内心拥护政府一切作为的人一点不少见。这样的马列主义老头老太太,我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震区,就碰到过。当时我们记者揭露了一系列震区的负面情况,我那天刚走进一处板房区,就被一老头厉声喝住,要查我的证件。说现在有些记者过来是别有用心,只说政府的坏话,政府对我们是相当好的,给灾民发的物资都发了。而我当时就拿到确凿的证词,多个偏僻地区的群众,至少是我遇到的多人,根本没拿到国家规定的物资和补助。这个老头,最多说自己拿到就行了,凭什么其他灾民就由他来“被代表”?还有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孩子,也成了脑残愤青,我的一位记者朋友,说他在地震后去汶川漩口中学,一位老师和他聊了很多情况,谈及学校师生的死伤情况,谈到救灾过程中的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然后,让我的这位记者朋友非常惊讶的是,这位老师班上的一个学生,大概15岁左右(初二),事后对记者说:“刚才我们老师和你说的,你不能写到报道里去。”我的记者朋友问他为什么,他严肃地说:“你把这些负面写出来,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攻击我们政府的。” 当时余秋雨大尸的著名博文《含泪劝告上访灾民》还没发表,没想到这位中学生和“余含泪”心灵这么相通,真是有前途。我也去过漩口中学,所幸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

这些人,都是“被代表”太久了,做惯了奴隶,如果突然不让做奴隶了,反而不适应了,争着抢着向上面表白还想继续做奴隶。这个在社会学上叫做“斯德哥尔摩情结”。他们完全不明白,政府作为由广大纳税人所供养的机构,本来就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完善,本来就是应该由公众来监督、批评。可能这些脑残会说,这套说法是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那套。这些人,看来平常真是不爱学习。早在2005年12月20日,在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胡总就提出要完善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17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开始,上海进入世博会时间,好像现在上海这个城市,就是为了世博会的举行而存在似的。任何不利于世博会的言行,都要被扼杀在萌芽中,作为上海市民,表态支持世博会成了义务,否则就是不稳定不和谐,不顾大局,乃至反动、颠覆。上海最近有人搞了首搞笑的摇滚乐《上海不欢迎你》,其中说:

“上海不欢迎你,除非来买东西,可是我们身上都没有人民币。上海不欢迎你,世博会实在是了不起,全世界有钱人来相聚。上海不欢迎你,除非来买东西,我们没有文化也没有人民币。上海不欢迎你,世博会实在是了不起,全世界有钱人都来勃起。”

我觉得只是戏谑了一下而已,根本没啥大不了的,但是据凤凰卫视报道,作者竟然就被公安部门请去喝咖啡了。

上海世博会是今年5月到10月,接下来的11月,就是广州亚运会。其实此前的2009年9月,类似于《上海不欢迎你》,广州也有人用《北京欢迎你》的曲子,恶搞了一首《广州欢迎你》:

我家路面常打开,乐不乐意随你
一到下雨深不见底,你会爱上这里
不管新旧随便挖开,请不用客气
东西南北都是工地,我们欢迎你
我们养着规划局,书写每段“传奇”
中山立交变成骂名,他们不会在意
东西南北同时开工,请不要拘礼
施工快慢都没关系,反正按工期
广州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流动中的空气充满着尘泥
广州欢迎你,在天河路上屏住呼吸
在岗顶十字路上堵死你
我家的车很难开,一小时一公里
到了上下班的时候,更是恐怖时期
天大地大都是红灯,五十米就停
内环路和BRT,只为堵死你
广州欢迎你,像音乐感动你
让我们有时间去听听调频
广州欢迎你,有道德谁都看不起
有勇气你就插队去

我至今也没听说作者被有关部门叫去喝咖啡。如果真发生这样的事情,广州的各大媒体,肯定要连篇累牍的报道了。本来嘛,让老百姓发发牢骚而已,如果这也不行,非得等到酿成恶性群体事件啊?

广州的媒体氛围和上海完全不同,《上海不欢迎你》我没有见到任何上海媒体报道,连作者被公安机关请去,也是凤凰卫视报道的,上海媒体就当这事不存在,而《广州欢迎你》,广州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广州在迎接亚运会的建设过程中,广州的几乎所有媒体都持续不断揭露抨击亚运工程对广州市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媒体还频繁使用一个词“被亚运”。这在上海,怎么可能想象上海的媒体胆敢批评世博会呢?

我觉得最能反映上海市政府的愚蠢可笑和不自信到极点的是,去年11月,上海嘉定的世博论坛请韩寒去做演讲,结果韩寒一上台就说,他“讲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糟糕”,正好和世博会宣扬的恶心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反,还说:“期望世博早日的开幕,如果是城市让生活更痛苦的话,我就希望它早日的闭幕。”结果全场哗然,据说本来正在直播的电视信号也被立即切断。

其实韩寒的讲演,只是讲了油价上涨、房价高企、卖地财政、拆迁等等,我有一天和韩寒在电话里说,这在广州根本尺度上没有任何问题,我就不明白,上海的官员怎么胆小到这种程度?既然想请一个名人来为世博会讲好话,为啥要请韩寒呢?韩寒怎么可能按照你们的规定来吹捧世博呢?我估计就是主事的官员,只知道韩寒是个名人,却不知道他是写什么的名人,从来没看过他的任何文章。上海的官员就是这么愚蠢。

我在上海待了七年,对于上海这一套太知道了。我早就说过,上海从来没有媒体,只有宣传。我举一个例子,上海《解放日报》的一个朋友在告诉我,2006年,中央派人调查陈两鱼,市委宣传部把上海所有媒体老总都叫去,说: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看你们是否站在两鱼书记这边了!在场的媒体老总当然立即表态坚决支持两鱼书记。结果,没过一个月,陈两鱼就被双规了,市委宣传部又把上海所有媒体老总都叫去,说: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现在看你们是否拥护中央的决定了!在场的媒体老总当然立即表态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

这个样子,还能指望上海的媒体说什么真话呢?上海的媒体,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常态,说真话反而是异数了。上海也就只有《东方早报》的报道和评论还不错。但我知道,上海普通市民是不喜欢看《东方早报》的,他们最喜欢看时尚、消费、娱乐、吃喝等话题。

广州的媒体,成天就在揭露亚运工程是扰民工程。甚至连广州市的高层官员,也出来做这样的表态。比如1月20日,广州各媒体都报道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痛批部分亚运工程扰民,苏泽群说:“我可以用三个‘一塌糊涂’来总结(部分亚运整治工程),一是管理漏洞,工地不文明不节俭;二是监管漏洞很多,比如不负责任、不到位、不得力;三是道路整治工程漏洞很多:挖出的泥随意堆在路边的,这些报纸都有批评。”

苏泽群还暗示这些亚运整治工程背后有官商勾结:“我现在拿着昨天的建筑企业诚信综合排名表,发现前100名的企业没几家是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多数是500或600名排名的企业在做人居整治工程。香港要有良好记录的企业才能承接政府工程,现在承接亚运整治工程的都是几百名后的企业。”

苏泽群还说:随着去年整治工程开始后,媒体开始报道一些工程存在扰民的现象,“这让我就没有什么好心情,天天打开报纸就是批评。”这就说明了广州的媒体氛围和上海的完全不同之处。广州是报纸天天批评亚运工程,逼着市长不得不出来表态,而上海,媒体自然是一致拥护一片赞歌,连世博会的拆迁,也是要被赞美的。

1月22日,广州各媒体大篇幅报道,在1月21日于广州人民广场举行的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一位市民在广州人民广场上戴墨镜口罩、背后挂着投诉标语“救救广州吧”,逢人就散发自印的传单,口中不停高声喊道:“亚运改造也不能这么浪费,有钱不如用来控制房价上涨。”他说:“广州为迎亚运会开展的穿衣戴帽工程,有很多都富有建设性,但也有很多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在广场上接访的广州市建委主任简文豪对他的当面监督表示感谢,并当众将手机号码留给他,承诺有投诉一定认真处理。第二天的消息,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广州现在各大道的原来好好的花基石和路沿石不再强行更换,光这一项,就可以节省材料费用5000万元。

而在上海,怎么可能有人敢公开说世博会工程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即使有人敢这么说,也不可能有上海任何媒体报道,而敢到公开场合散发这类传单的人,当然至少是治安拘留,搞不好就是判刑,要去吃牢饭的。

在亚运整治工程咨询会上,还有市民投诉亚运整治工程搭好脚手架后疏于管理,让窃贼轻易破门得手,失窃了近4万元,向警方报案后又向施工方索赔无果。闻听此言,广州市建委主任简文豪当场向两位老人作揖,一边派工作人员开车送他们回家并向派出所了解案情进展。最终通过市建委的协调,施工队已经答应赔付失窃金额的6成。

这即使是作秀,也比上海光要面子工程,不顾市民死活好多了。否则,上海也不会出杨+事件了。

前段时间,有个民间组织根据《信息公开条例》,向多个地方政府要求公开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结果广州市就在网上公布了预算,此后经过很多网友的研究,发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政府部门的解释多有点牵强,但这种公开的姿态还是值得赞赏的。而上海市政府,则断然拒绝公布,拒绝的理由竟然是称“涉及国家机密”。

我又想起,当年上海开建磁悬浮,导致沿线市民到市政府门口散步反对,后来就没下文了,我估计以上海市官方的强势,想建就建。那个潘蓉用燃烧瓶和上海的拆迁队对抗,还不是照样被拆迁了嘛。而广州番禺要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大批当地居民反对,广州各媒体均一致反对,并挖出猛料,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广日集团的副总吕志平,就是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志毅的弟弟。媒体还采访了吕志毅,把吕志毅语无伦次的窘态都报道出来。对于现任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如此揭露,在上海,媒体怎么可能揭露在任的高官呢?此后,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叫停。

我觉得,虽然上海的经济总量非常巨大,但从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相比较,从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公共媒体的开放程度而言,上海比广州至少要落后一百年!思想舆论上,上海的严厉管控,让上海已经失去活力。

雷颐先生写过一篇《百年前梁启超憧憬的上海“世博会”》,他说梁启超在1902年创作了专谈中国的“政治幻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其中竟然预言了“上海世博会”。1962年各国政要齐集南京,庆祝中国维新50周年,一时“好不匆忙,好不热闹”:“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是谓大同)。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眉批:专为请求宗教学问而来者已不下数万人,余者正不知凡几)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阔哉阔哉)这也不能尽表。”

也就是说,梁启超憧憬的上海“世博会”,不仅展示各种产品、各种商务活动,而是“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是全球各种知识、观念、宗教、思想碰撞、交流的公共空间。而现在看来,还有 100天就要开幕的世博会与此相距甚远。北京奥云会时,还设立了一个示威区,尽管后来宣布申请的几例全部没被批准,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干脆是宣布根本没考虑过设立示威区。

身体不适,1月21日晚、1月23日晚至24日凌晨陆续写成

RFI:冯正虎返国之路坎坷不平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发表日期 06/02/2010 更新日期 06/02/2010 11:08 TU

正在日本准备回国、回家过年的上海维权人士冯正虎周六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表示,他周三入境日本、借宿妹妹家的次日就收到全日空的一份公文,声明由于他去年11月3日被中国边检遣送到东京时,在搭乘的全日空航机上大声喧哗、延误起飞等扰乱机内秩序,又在成田机场非法滞留等,所以在冯正虎向全日空公开道歉前,不容许他搭乘全日空航班。

冯正虎去年第八次回国时,在上海浦东机场被禁止入境,上海边检几个人强抬他上全日空班机、遣送到东京时,冯正虎抵抗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全日空机组人员也加入,把他强制在座位上。冯正虎周六说,全日空高层事后曾给他来信道歉,而且他周三结束露宿成田机场时,全日空的人员还送来皮箱、帮他收拾行李、陪他入境日本,所以他很不理解为什么在他结束露宿成田机场的行动、准备第九次回国时,全日空的态度180度改变。

冯正虎说,他目前正在购买其它航空公司的机票,争取春节前回国、回家。但他去年8次回国中,4次在成田机场被中国国际航空和美国西北航空拒绝他登机,他后来状告这两家公司的诉讼正在东京裁判所审理,所以他也不能乘坐这两家航空公司的班机,只能购买其它航空公司的机票。冯正虎说,他怀疑全日空不容许他搭乘的内幕可能涉及某种阻止或拖延他回国的阴谋,他下周一打算公开全日空给他的公文等。

冯正虎说,全日空这次给他发送的公文日期是2月3日,正是他离开机场那天,算计得天衣无缝。他说公文有中日文两个版本,中文的语调几近中国警察的口吻,冯正虎说他现在非常关注外国公司为了在中国获益,甘做中国一些违法官员帮凶的问题。他说去年被拒绝登机时,航空公司就说明是中国方面的指示,导致冯正虎状告他们违反日本法律,并对到机场慰问他的日本执政民主党国会议员要求关注航空公司在日本违法问题,以扫除他登机的障碍。

奥巴马出顺贞门不走顺贞路之我见

作者:焦国标

对我而言,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最大收获是让我知道了故宫中轴线上还有一座叫顺贞门的门。奥氏游故宫那天(09年11月17日)CCTV新闻说,奥巴马由太和门入故宫,沿中轴路,依次参观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再经御花园进入漱芳斋,由顺贞门离开。简言之,奥巴马是南门进,北门出。

可是故宫的北门是神武门,哪有什么顺贞门?鄙人故宫去过五六次,汉字读了四十年,从未在意过这个门,也从未读过这仨字。上网查,顺贞门原是神武门内的一道门,是后宫御花园的北门。出故宫,凡出顺贞门必出神武门,出神武门才算真正出故宫。那么,为什么北京官方新闻舍出神武门而取出顺贞门?想必是看中了“顺贞”二字的美好寓意。顺贞乃是对女人的最高预期,门以顺贞为名乃是对御花园散心解闷的嫔妃们行不言之教,好比是一种实物提醒。按照出顺贞门这个逻辑发展,到奥巴马下次来时,北京方面的报道有可能会说,奥巴马总统在故宫进了女厕所,而且撒尿时取的也是蹲姿。

北京媒体奥巴马出顺贞门的报道,起码没有引起网络人士的注意,至于是否引起美国驻华使馆的注意,我不知道。我相信北京官媒舍人人皆知的神武门而取如此生冷的顺贞门,绝不会是无意的。如果说奥巴马出神武门,就有些长美国志气、灭中国威风的意思,很不合乎当前美国衰落、中国崛起的大时代背景。说得恶俗一点儿,说奥巴马出顺贞门,实有占奥巴马“便宜”之嫌。说得上纲上线一些,出顺贞门简直是对奥巴马总统和美国的侮辱。

也许美方根本没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因而可能压根儿未感到这种与性别歧视有关的文化侮辱。可是在中方则不然,一些忘乎所以的官员可就在这个轻佻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出发了。山羊既已误认自己是狮子、狮子是山羊,就必有轻狂的举动。[好像应该是驴和老虎的故事……]为什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派一个副部级官员出席一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会议?为什么这个副部级官员竟敢用手指着奥巴马总统咆哮?我认为这与“奥巴马出顺贞门”的报道不无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关联。我们都记得,当时奥巴马访华时,北京媒体如此穷煽乎嘛,说奥巴马为解脱美国经济困局,总统宝座没暖热就来向中国求救,成为第一位在上任一年之内就急急忙忙朝拜北京的美国总统。在他们的逻辑里,今天的美国总统大约与几百年前的文莱王子或吕宋国王差不多,万国来朝、来求的一国而已。

很令人遗憾,奥巴马总统虽出顺贞门,却没走顺贞路。自访华之后,中美纠纷一出接一出。比如,奥巴马一定要会见达赖喇嘛,对台售武照旧,支持谷歌向中国的网络控制发起冲锋,等等。许多国际观察家称,2010年是中美关系的多事之秋,稳定不了。至于为什么,他们往往着眼于宏观分析。比如有的说:“如果中国共产党持续统治中国,美中关系在2010年将是不稳定的一年。”这是当然,可是这话说得也太正确了。话说得太正确等于什么也没说。我倒更看重微观原因,更想说几句可能不那么正确的话。试问建立在奥巴马出顺贞门之类轻薄的暗喻心理和哥本哈根副部级官员轻狂做派之上的中美关系能稳定得了吗?

犹记奥巴马总统访问上海、北京时,刘云山先生大概是想让那美国总统尝尝我中宣大部的厉害,奥氏所到之处皆遭媒体的严酷封杀,连一场电视直播都没给“恩赐”,大国元首北大、清华演讲的常例戏码也未上演,《南方周末》的采访后来还被开了天窗,遏制程度为近几届美国访华总统之冠。奥巴马总统乃现代大众媒体的宠儿,何曾受过这样的窝囊气?因而我当时即断言,中宣部既已迫使美国总统钻中国媒体的狗洞,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内,中美关系的好戏你不想看都不成了。要言之,把奥巴马总统当贼防、当带菌者防的访华之行,已经彻底败坏了这个白宫新人对中国的好胃口。“大凡无不得其平则鸣”,中国之行成为败兴之行,他一定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把这个被得的不平鸣出来。

近日因半个月内奥巴马政府两次对台售武,北京官媒犹如被踩了尾巴似的一顿乱抨击。他们已经忘记两个多月前报道奥巴马出顺贞门时他们巫蛊似的得意和得胜了。据媒体报道,为表示对美售台武器的不满,中方将在制裁伊朗问题展现更多的不合作,胡、奥二人北京谈妥的人权对话也要取消。这种思路真有意思。无论是制裁伊朗,还是展开人权对话,那都是让中国政府在全世界面前做好人的举措。对台售武上美国让你不高兴,你就不配合制裁伊朗,不进行人权对话,敢情你做好人是为美国做呀?美国与你进行人权对话,话谁的人权?还不是中国人民的?与你话你的人民的人权,那是帮你改善你的人民的人权。对台售武令你不高兴,你就停止这个对话,敢情你改善自己人民的人权是为美国改善的呀?都什么脑子啊!都什么骡子(逻辑)啊!

最后,我愿意预言:在奥巴马任期内,伊朗必有大劫。根源在哪里?除了历任美国总统一以贯之的全球使命,还有奥巴马的访华遭际。中宣部对他中国之行实施的媒体封杀,让他真正切肤领教了专制制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鸟儿。他这一任来不及刮掉当今世界最大的专制制度,可是刮掉伊朗这样的专制制度还是大有可能的,就像布什总统刮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一样。奥巴马总统必这么做,这是我说的,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2010-2-3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