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现代文人的自创字

韩士奇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703/21.htm

文字是劳动者创造的,它来自生产实践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具有鲜明的符号特征与物象写意的性质。但其中一些文字是由聪明智慧之士集中总结广大群众的集体创造,进行整理加工而首创的。

现代著名作家夏衍就创造了“垮”与“搞”字。1939年至1941年间,他在桂林主编《救亡日报》时首创这两字,夏衍在《懒寻旧梦录》中说:“我承认,这是我根据实际情况而试用的,但不久,这两个一般字典上没有的新字,就被其他报刊接受了。”时至今日,这两个在《康熙字典》里查不到的字,已非同小可,几乎成了万能字,人们写文章、说话总是少不了它们,《词典》只好笼而统之地说,搞是做、干、办、弄的意思。用得最多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会儿什么都叫搞,搞革命,搞运动,搞武斗,搞游行,搞大批评,搞生产,搞生活,搞一切事……

汉语词汇中,“她”字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是现代文学家刘半农(1891~1934)首创的。古代汉语中没有“她”字,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第三人称代词是男女不分,一律写成“他”。《水浒传》第二十回有几句话写道:“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里的“他”字,就是指潘金莲。到五四时期,曾留学法国专攻语言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的刘半农认为,白话文的兴起,加之翻译介绍外国文学骤增,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繁,仅一个不分性别的“他”字是不够的。于是,刘半农1917年在翻译英国戏剧《琴魂》时,试用自己创造的新字“她”。随后,为了表示第三人称中性,又使用“它”字。另一个语言学家钱玄同在同一时期主张创造一个“女它 ”字来表示第三人称女性,但没有流行起来,倒是后来衍化为“伊”字。借用“伊”字来表示第三人称女性的,在五四运动前后的文章常常出现。“伊’字本是古文字,通常表第三人称,有时表第二人称。

1918年,周作人在翻译史特林堡《改革》的前记中说:“中国第三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宇,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谁知这在当时文化界引起反响,有人支持,有人抨击。为此,1920年6月,刘半农发表《“她”字问题》一文,刊于上海《时事新报》上。为推广使用“她”字,刘半农1920年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后由赵元任谱曲,成为现代著名歌曲。

在鲁迅小说《故乡》中,写到一种在海边沙地里乘月偷吃西瓜的行动敏捷的小野兽,作者以“猹”字称之。

在别处,人们从未见到过这个“猹”字,这是鲁迅创造的字。鲁迅一向告诫人们不要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语词、字句。既然如此,他自己为什么要造出一个“猹”字呢?对此,鲁迅曾作过说明:“‘猹’字是我据乡下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鲁迅1925年5月4日《致舒新城》)。鲁迅还造“女人”字,按鲁迅意思,“女人”字指女性,如同“她”字指第三人称的女性一样,读如“人”。鲁迅还造“虫迁 ”字,1923年,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夏禹是“蜥蜴之类”的虫,鲁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1927年5月17日在给章廷谦信中说:“查汉朝钦犯司马虫迁 因割掉卵秋而发牢骚……”意思说,如果夏禹是虫,那么司马迁也是虫了,故在“迁”字左边加“虫”旁,以讽顾颉刚。

有一种说法,“烤”字相传为齐白石所造。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清真烤肉苑”饭馆请画家齐白石题字,齐白石想写“烤”字,可是当时字典上只有“烘”、“考”,他想到烤肉要用火,就想出一个“烤”字。他担心遭人非议,就在“烤”字下面写一行小字释道:“诸书无烤字,应人所请,自我作古。”其实,这说法不够全面,“烤’字确实未编入《说文解字》、《广韵》、《集韵》诸书,但是1991年《汉语大词典》首次指出了“烤”字始见于乾隆抄本《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对粗磁碟子之类‘不拿姜汁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一经了火,是要炸的’”,至齐白石题匾时“烤”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现代著名作家胡适(1891~1962)也创造了一个“ ”字。胡适是安徽绩溪人,是白话文倡导者。据现在上海大场医院耳穴专家、胡适的侄儿胡地松回忆,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胡适到上海河南中路一百八十四号“胡开文发记笔墨店”看望堂兄胡洪发(1891~1973),他喜欢胡洪发小儿胡地松,问胡地松“长大之后做什么?”小胡地松说“当医生”。胡适很高兴,当场教他识一个“ ”字(安徽绩溪音读“鹿”),并接着说:“这个字拆开来叫门内狗,只会在门里逞凶,到外面就不行了”,他教侄儿长大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然而,这个“ ”字没有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