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德国之声:令西方震惊的中国司法“透明度”

英国人阿克毛•沙伊克因走私毒品在乌鲁木齐被执行死刑一事引起德语媒体的普遍注视。各报都提到沙伊克患有精神疾病的种种迹象,《日报》还报道了中国法庭审理的一些内情:

"2008年沙伊克一案首次在乌鲁木齐法院开庭,审理仅用了半小时,就以宣判死刑结束。据说庭审时,沙伊克的自我辩护语言毫无关联,稀奇古怪,引得法官们哈哈大笑。争取全球废除死刑、名为'缓刑'的英国救援组织应当事人家属的请求,派出一名心理鉴定专家前往乌鲁木齐,但司法当局不允许他与沙伊克接触,也不让他进入法庭。请法院委派一名自己的心理学家,法院认为没有必要。

尽管中国法律规定,被告作案时有心理疾病、不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情况下,可以减轻或甚至不处于刑罚,但乌鲁木齐法院2009年10月二审时仍然批准了死刑。"

《世界报》发表评论指出,"伦敦和西方震惊的真正原因并非残忍的死刑本身,不是对中国人、还是对欧洲人使用死刑的问题,而是法官们判决时没有透明度",该报接着写道:

"沙伊克一案并非政治案件,为什么法院不允许公认的医生对他进行检查?法官们会失去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北京领导人不允许外国人看到他们判决时手里的牌,毕竟这是国家政权的保障之一。中国的司法部门每年宣判的死刑超过了其它所有国家的总和,但是它十分胆怯,不敢使法庭审理具有透明度,这些审理早就不按法制进行。"

《南德意志报》一天内发表三篇文章,介绍了沙伊克一案的来龙去脉。其中的社论从中国政府不理会英国政府的多次呼吁谈到西方与中国打交道时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

"中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巨人。每当它因外交政策或国内状况受到批评时,就会做出火冒三丈的反应。对显而易见的政治争论,如货币政策和气候谈判中的减排问题,它总是以敌视和粗鲁的态度做出回答。中国在国际交往中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不符合其地位和意义。在一个互相交织的世界,念念有词地警告别国不要干涉其内政是荒谬的空谈,因为国内状况对投资决定或政治合作起着重大作用。

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懂得平衡,它的领导往往缺乏外交灵活性。他们判处一名反对派人士多年监禁,却不许别人批评。要求调查处决人犯的背景,中国的发言人却称之为干涉。对会见达赖喇嘛的人,中国政治领导人用抵制手法进行惩罚。不过,人们的愤怒不会因此消失。恰恰相反,中国将很快感受到,做一个不受欢迎的霸王是什么滋味。"

摘译:王羊

责编:乐然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