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澧 @ 2009-8-21 0:00 阅读(811) 评论(5) 推荐值(63)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http://www.bullogger.com/blogs/woodlee/archives/315129.aspx
在主旋律的谆谆教导下,革命同志和爱国青年都知道,苏联和东欧集团在上世纪末的解体,是美国大搞“和平演变”的丰硕成果。套用红色样板电影《南征北 战》里的流行台词:不是公产党无能,而是美国人太狡猾。尽管苏联公产党实地统治了七十年,不知怎么回事,要论争取人心,他们居然比不过国内民众见都见不着 的美国佬。显然,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如果当地的主旋律天天妖魔化美国,“和平演变”在苏联和东欧怎么可能发生?
原来,狡猾的美国佬,居然施展苦肉计。在苏东“和平演变”之前,他们利用民主/运动先搞掉了几个亲美政权。苏东的同志们一时不察,亲美政权嘛,少一个好一个,就让这些运动的画面上了党的媒体。民主的思想就这样飞进了铁幕。
而在八十年代搬倒亲美独餐政权的运动中,站在首列的,正是本月1日去世的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题头图:阿基诺夫人竞选总统)。
科拉松·阿基诺的故事听着像传奇(《南方人物周刊》有篇较为详细的报道)。她本是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对政治并无兴趣。结婚后,她甚至中断了自己的法 学院课程,高级学位不要了,还是老公更重要。但她的丈夫贝尼尼奥·阿基诺,出身名门望族,本是政治世家。他二十二岁时当上了最年轻的市长;然后是最年轻的 省长;三十三岁时,又选上了最年轻的参议员。
菲律宾人有句玩笑,说他们在修道院住了三百年(西班牙殖民统治),接着又在好莱坞住了四十年(美国殖民统治)。西班牙的影响是天主教,阿基诺夫人就是 虔诚教徒;美国的影响,说个细节就够了:二战后菲律宾独立,日子选在1946年的7月4日——这一天也是美国的独立日。美国人把权力移加给日军进攻菲律宾 时参加过抗日游击队的人,其中有一个就是阿基诺选上参议院时的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那是六十年代,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却看着原来远比菲律宾落后穷困的台 湾和韩国工业起飞,引起民众普遍不满;另一方面,受美国反战运动的影响,学生反对马科斯派军队去越南——你看马科斯何等亲美——虽然派的仅是工兵部队,并 非战斗人员;另外在农村,日据时期因权力真空而出现的公产党武装割据,又在死灰复燃。多种原因之下,菲律宾开始动乱。
1972年,马科斯第二届任期到头,按宪法必须退位。他干脆实行戒严,理由是维稳大局的需要。最有可能在大选中挑战他的阿基诺,被投入监狱,理由是胆 敢为民维/权,企图颠覆镇府。八年后,在美国的压力下,马科斯允许阿基诺保外就医,其实就是流放美国。阿基诺得到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资助,在波士顿 郊外,美国的安宁环境中,阿基诺夫人过了三年她后来称之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这段时期,阿基诺走访了古巴、尼加拉瓜、利比亚和伊朗等亚非拉革命国家。他告诉科拉松,他发现革命不是出路。作为反对派领袖,阿基诺决心走一条基督教社会主义的非暴力道路。
1983年,阿基诺不顾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这位女士常去美国采购——当面警告,单身回国。8月13日,飞机降落不久,他在马尼拉机场被军人杀害。阿基诺夫人立即动身回国,安排丈夫的葬礼。
阿基诺夫人在葬礼上的镇静和风度,令菲律宾人印象深刻。从此之后,她成了反对派的象征。
人人都相信是马科斯下令枪杀阿基诺,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无可置疑的过硬证据。
阿基诺的被害,将中产阶级和教会也激怒了。马尼拉集会连续不断,人称“街头议会”。阿基诺冥诞时通宵忧行,虽然科拉松不愿意如此政治化,希望仅是私人致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85年末,马科斯被迫提前重开总统大选。
在专职镇府高压下没有机会得到足够锻炼的反对派,四分五裂,群龙无首。他们公推阿基诺夫人出马,只有她能够团拢选票,战胜马科斯。儿女们说:我们 的母亲不搞政治的,我们小时候见到她永远在厨房忙活。但到这一步,阿基诺夫人想推也推不了,无数的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要她参选总统。
在候选人登记表的职业栏,她填的是“家庭妇女”。
之后的故事,多年来多次重演,今年6月又在伊朗发生。阿基诺夫人的支持者穿着她喜爱的黄色。那时还没有“颜色革命”一说,否则会被称为“黄色革命”。 投票在1986年2月7日(星期五)举行。选举后,马科斯宣布他赢了。人民不相信,人民相信胜者必是科拉松。人民相信马科斯手下做票,人民上街抗议。国防 部长和参谋总长也宣布站在人民一边。马科斯派军队去马尼拉郊外军营逮捕倒戈的军人。教会一声号召,百万人上街,挡住了马科斯的坦克。
2月26日,马科斯在举行了一场没有记者和外国使节的“就职”仪式之后,离开菲律宾,仓促出走美国夏威夷。阿基诺夫人接管政府,成为亚洲第一位女总统。
阿基诺夫人称百万人上街为“人民力量”(People Power),这词流行一时。第二年,1987年2月,韩国爆发大规模学生试威。随后霸工霸课不断。面对人民力量,6月,军人独餐者全斗焕宣布将总统职位传与卢泰愚,卢立即提出一揽子政治改革方案,誓言建立民主。这时台湾已是山雨欲来,人民力量风声四起。7月14日,蒋经国宣布解除自国民政府迁台以来实行 了三十八年的戒严。报禁党禁同时解除,台湾人民获得了集会、忧行、组党和办报的自由。韩国和台湾同时走上了自由民主的金光大道。
亚洲亲美独餐政权的民主化,和同时发生的拉丁美洲独餐政权的民主化,及紧接着的东欧公产党国家的民主化,这就是一些历史学家所说的“世界民主第二波”(第一波指美国和西欧的民主化)。
当然,民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菲律宾仍然是个穷国。本星期四(8月20日)的《纽约时报》有篇文章,说菲律宾人在悼念阿基诺夫人的同时,对二十余年前 的人民力量的胜利感想复杂。一位作家说:我们对此有句话,what a waste。护士工会的主席说:We thought the problem was just the dictator,I say the problem is us,we did not change。或许,阿基诺夫人应该利用自己当时的巨大威望,靠总统命令强制推行那些她有意实行却遭到多重反对的政策?比如,彻底的土地改革;比如,和公 产党割据势力直接谈判。但阿基诺夫人说,她是民主派,她不能像专职者那样统治。
弗兰西斯·福山在《历史的终结及末世之人》(这是农家译法,原书名为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译者黄胜强、许铭)一书中分析了专职可能优于民主的几种情况。其一是社会贫富两 极分化,富者(比如地主阶级)占有各种资源,他们利用民主程序将“自己人”选入政府,像民主前一样控制政权。他将菲律宾归入这类例子。福山说得比较简略, 老农的理解是,这样的形式民主,使政权保留在地主阶级手里,并没有解放更有经济活力的商人阶级。而马科斯那样的军人独餐者,倒是出身寒门,他们更可能推行 比较彻底的土改(如台湾),为商人阶级的发展提供条件。而经济的发展早晚要造就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这才是民主的真正保障。第一条路,在条件不成熟时就实 现了形式民主,但实质民主遥遥无期;第二条路,连形式民主都没有,一旦实现了形式民主,却可以很快进入实质民主,甚至同步实现实质民主。第二条路或许能比 第一条路更快地到达实质民主。
不过上段只能当作学术性讨论。老百姓哪会想到那么多。如果他们已经在街上呼口号了,阿基诺夫人不去领导,就要沦为暴民暴动。搞不好,闹出伊朗式大革命,那就更是 what a waste 了。
其实阿基诺夫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很有限也很伟大,就是在菲律宾恢复民主体制。她做到了:通过了新宪法,恢复了议会制,重建了司法独立。单是这三条,她已经不愧是亚洲的女骄傲。
文章写到这里,按理可以结束了。不过,如有革命同志或爱国青年读到,他肯定觉得求痴欲未满足。美国人的黑手呢,美国人的黑手在哪里?
菲律宾曾是美国殖民地,以两国关系之深,有美国“黑手”根本是 default。1986年的选举,美国国会还派出监票团呢,他们也认为是马科斯一派作弊。阿基诺夫人的阵营里,不但有美国人出主意,还有美国人出钱 帮她在美国搞公共。但美国政府的态度就比较谨慎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挺喜欢马科斯的;总统夫人南茜和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还是好朋友。毕竟,马科斯也算 派兵在越南和美国人一起打过仗,总有点战斗情谊吧?但美国舆论一面倒地支持阿基诺夫人;国务卿乔治·舒尔茨也支持她。在舒尔茨的推动下,里根最后默认了马 科斯的出局。
其实美国人的态度猜都猜得到。总统和政府或许有着历史、私人交情、地缘政治和外交影响等种种考虑;但是,作为民主国家,美国的民众、议员、媒体和下层 官员,必然是一面倒地站在人民一边。比如,我国辛亥革命之后,列强要求国民政府[应该是民国政府,国民政府及本朝称之为北洋政府]承诺偿还清朝的外债,然后才肯承认中华民国。美国政府收到民众大量电报来 信,他们质问:我们是民主国家,现在中国人推翻了帝制,走上民主道路,我们怎么可以不支持?美国政府告诉列强:不能再跟各位一起行动了,我们将承认中国新政 府。美国在西方国家里第一个承认中华民国,其他国家被迫跟进。从此开始了那一代中国人对美国的特殊好感。
马科斯因为是亲美政权,尼克松1972年访问北京之后,在美国撮合下,菲律宾是南洋各国里最早和我国建交的,比其他国家要早了十多年。建交之前,马科 斯夫人伊梅尔达就到中国作过多次私人访问。这位女士曾是选美冠军。马科斯初当总统时,他们也是活力焕发的一对金童玉女。伊梅尔达当时还很漂亮,毛择东主戏 握着她的手不放,一再关照:你要来啊,你要多来。江青也和她成了朋友,带她去自己蹲点的天津小靳庄观摩农民赛诗会。路上,车子突然一震,司机说撞到人了。 伊梅尔达大惊失色,叫道“快停车”。江青说:等会儿叫个人去看一下。车子疾驰不误。
菲律宾人对伊梅尔达印象极坏,认为她穷奢极欲,鞋子就有三千双。不过,一个小国(其实菲律宾不小,再过几年,人口也要上亿了)独餐者的夫人,坐在泱泱 红朝正宫娘娘旁边,立即显出胆魄远远不及。马科斯到底没有胆量令坦克碾毙阻路民众,也没有这个狠心,命令军队向试威学生开枪。他最后病死美国。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亚洲的女骄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