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RFI:中国媒体因奥运新闻禁令未能揭露三鹿事件

发表日期 21/09/2008 更新日期 21/09/2008 14:59 TU

三鹿牌毒奶粉事件公开爆发后,海内外就有相当多的舆论怀疑当局不至于迟至九月份才发现了毒奶粉。为什么当局对这一事件拖而不报、迟迟不报呢?原来的确是因为北京开奥运会,毒奶粉事件才未能及时揭露。本台特约记者曹国星就此发来了报道:

七月底,中国媒体就得到了三鹿牛奶可能导致婴儿肾结石的线索,遗憾的是,因为奥运期间,中国官方中宣部发布了禁止报道任何食品安全有关的负面新闻的禁令。这项调查被迫中止。

这是近日,中国最受欢迎的新闻周报《南方周末》编辑在一篇发表在网站上的编辑手记中透露的。由于新闻封锁,中国失去了提前两个月揭露真相,减少损失的可能。

早在七月底的时候,南方周末的记者禾风就接到了消息,三鹿的毒奶粉所致的结石婴儿大量出现,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住院的有二十余名。当这位记者向湖北湖南江西一些医院了解情况时,医生们已高度怀疑三鹿有问题,他们提醒每一个来就医院就症的孩子家属不要用三鹿。

但由于新闻禁令,这篇报道在奥运会结束前无法刊出,南方周末的这位编辑说,"我万分心焦,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事灾难,有很深的罪恶感与挫败感。他说,他只得尽已所能,对周围所能知道的有婴幼孩子的朋友与熟人打招呼,叫他们别给孩子用三鹿奶粉。

这项调查在奥运结束后才重新开始,《南方周末》记者禾风先后跑了湖北、湖南、广东数地,接触了数十名家长,给全国的多个省份多家医院打电话,最后终于基本确证,三鹿奶粉与婴儿结石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有多个追问不休的家长,他们要为孩子的受害讨一个说法,有多个正义感的医生,为记者提供一手的证据。

但在9月13日,由于不明原因,这个稿还是被撤了下来。当夜,由于之前东方早报和甘肃媒体的报道,三鹿公司终于承认了问题奶粉,并公开召回。第二天,南方周末编辑部把这篇《结石婴儿的艰难追凶路》此稿放到了南方周末网与南方都市报上。

南方周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六七月份的时候,所有送检给地方与国家质监总局的问题奶粉,最后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已经有多名医生向上汇报了结石婴儿的爆发之势,但药监局没有作相关调查,卫生部疾控中心没有作流行病学预警与调查。

而三鹿公司,借用着强大的经济力量,一次次地掩盖真相,封锁传媒。之前,湖北的多家报纸已被三鹿通过权力关系封口。奥运刚结束,三鹿事件再也无法掩盖。但据了解,中宣部已经发文,要求三鹿事件,各地报纸必须统一使用新华社稿件,其中也包括《南方周末》。

港台日查出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恐慌向外扩展,香港万宁连锁商店决定停售六款黑龙江产雀巢奶粉。鉴于香港有传媒委托检测中心,验出产自黑龙江的雀巢金装助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后,万宁连锁商店,决定全线停售6款来自同一产地的雀巢奶粉。

此外,台湾金车有限公司的八种,使用大陆奶精制造的产品也验出三聚氰胺。台湾卫生署立即要求停售,并即日起禁止大陆奶精产品流入。

昨天日本丸大食品公司宣佈,回收原料中含有中国进口奶制品的五种加工食品。丸大食品公司表示,这5种食品都使用了 中国伊利集团 生产的牛奶。这是日本首次回收与三聚氰胺有关的食品。此外,日本长野县的糕饼公司“丸生本店”昨天传出两名员工品尝中国生产的红豆沙之后,出现不适症状被送往医院治疗。

汶莱政府说,汶莱已暂停进口和销售所有中国牛奶与乳製品,以保护民众不致受到工业化学的毒害。汶莱採取这项行动之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在中国传出毒奶粉丑闻之后,宣布了类似措施。

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昨天发表公告指出,目前在欧盟境内,还没有发现 源自中国的牛奶。公告指出,欧盟已在2002年决定 禁止中国产的牛奶进入欧盟市场。这份公告还指出,从谨慎原则出发,法国的竞争、消费、打假总署 已在法国市场检查是否有中国的婴儿奶制品非法流入法国。

家长如惊弓之鸟 到医院检查的儿童有增无减

毒奶粉风波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如同惊弓之鸟,纷纷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中国重庆、合肥、深圳、广州等地的各大医院的儿科门诊几乎不堪重负。光是十九日一天,前往广州市儿童医院筛检的婴儿就高达两千多人,到深圳市儿童医院看诊的婴儿也超过一千例。

据香港『文汇报』报导,由于患病婴儿众多,广州市儿童医院半天就烧坏三台超音波检查仪器,深圳医院奶粉门诊开出的超音波检查预约单也已排到十一月上旬。

在广州儿童医院,还不到上午九时,就聚集大批带著宝宝来做肾结石筛检的家长。上午七时到九时,工作人员已经发号码牌到九百多号;截至十时,号码牌已经超过一千五百号。

为应付暴增的婴幼儿和家长,深圳市儿童医院已要求医护人员取消休假,把病房的医生都抽调到门诊,全天有二十多名医生在“奶粉门诊”应诊。医院也考虑优化检查流程,让婴幼儿在一个地方就可以完成检查。

据报道,即使激增的就诊人数让医护人员不堪重负,但被家长带来前来就诊的儿童每天有增无减。有些家长带孩子在一家医院检查后还不放心又跑到其他医院检查。目前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许多城市。

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专家”的丑态

  作者:passerby

  由于国内有亲戚喝鲜奶,想上网查查政府对市场上出售的鲜奶有什么说法,在新华网上查到“专家:对于平时喝的牛奶酸奶大家可以放心食用”,进去之后,标题变成了:“对于成人喝的酸奶牛奶国家会加强检测和管理”,再看内容,忍不住要骂娘。这两个“专家”,一个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李宁,另一个是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沈颖,两人“就最近大家关注的婴幼儿奶粉事件,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其中有这样的问答:

  主持人:出现问题都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如果平时喝的牛奶或者酸奶含有三聚氰胺,会不会对身体有影响?
  沈颖:鲜奶从9月13号以后这批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不好说是有还是没有即使有一些,成人服用量不足以造成结晶,当然这个我们没有证据,只是推算。对于今后来说,成人吃这些奶,国家会加强检测和管理。

  先说“鲜奶从9月13号以后这批是没有问题的”,接下去马上说“现在不好说是有还是没有”(不好说你刚才为什么说?!),然后又说“即使有一些,成人服用量不足以造成结晶”,但随即又说“当然这个我们没有证据,只是推算”(没有证据你放什么屁?!)。

  这个狗屁专家的表演,简直就是一边说话一边猛抽自己的嘴巴。国内网友称现在的专家就是“专门蒙大家”,可谓一针见血。真想问问这个狗屁专家,摸着自己良心讲话就这么难吗?不装B一定会死吗?

(XYS20080919)



如何识别成人的三聚氰胺中毒

  作者:姜微波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目前对三聚氰胺伤害作用的认识,都是来自动物实验及对婴儿患者的病理分析。似乎严重的“ 三聚氰胺中毒”均出现在婴儿身上。但是通过饮食摄入三聚氰胺的人群,决不只仅限于婴儿。很多人可能食用过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因为没有像婴儿那样会将这类食品作为唯一食物,一般不会表现出严重的损伤症状。即使,过去受到过毒害,也不可能与三聚氰胺联系起来。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三聚氰胺的毒性是“无知的 ”。

  如何排查成人的“三聚氰胺中毒”?

  与婴儿不同, 成人也包括少年儿童,能很好的判断、表述自身出现不适的部位及症状,这就让人能够及时防治三聚氰胺的中毒,而避免导致严重的损伤。

  首先,出现泌尿系异常的人,如后腰、下腹局部出现胀痛的症状,特别是伴随出现小便少、小便困难、尿液颜色异常和乏力、恶心、烦躁、厌食等多种症状的时候,应尽可能去医院检查。但很多人嫌去医院太麻烦,不到无法忍耐的程度,一般不愿去医院,而是期望挺一挺、拖一拖就没事了。有的人可能经常出现同类症状,但症状并不是持续的,有时即使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问题。这时人们应当注意分析一下最近的饮食,查看是否食入了较多的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包括各类乳品和其它食品(还有那些食品可能含有三聚氰胺?)。查找病源、停止食用致病食物是解除病痛折磨的最佳途径。

  目前的科学研究证明,三聚氰胺对动物的毒性为低度。但是,这种毒理学的试验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出掺假者使用的三聚氰胺对人的毒性强度。

  首先,人体生理代谢与其它动物的生理代谢特性有很大区别,这是毒理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更关键的是,毒理学试验所用的三聚氰胺都是分析纯的试剂,而掺假者用的三聚氰胺则是廉价的化工原料。供货者不会考虑购买者的“食用安全性”。这类产品中会含有很多其它有害成分,包括催化剂、中间产物、衍生物及其它污染物,其中有些物质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本身。有知情人士在“新语丝”上发文称,在三聚氰胺供应紧缺的时候,有的厂家甚至将已经埋在地下的三聚氰胺工业废料,重新挖出来卖给不法之徒用于生产伪劣饲料。如果按照方舟子先生所说的,这类工业废渣只含有70%的三聚氰胺,另外30%是什么还不得而知。这种造假产品对人的危害性,是不能用纯的三聚氰胺毒性来衡量的。

  在饮食与健康调查研究中,我们曾发现,除了泌尿系的病症,一些人的痛风症状(身体某处关节疼痛)、还有些头痛、颈椎部位的疼痛不适、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很多种病症与都与某些种类的食品有很高的关联度。其中一些食品就是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食物。目前并不清楚这些病症是否与“三聚氰胺”掺假食物有关?希望网友能够参与我们的调查,特别是食用“可能含有三聚氰胺的食物”较多,而同期又伴有多种身体不适症状的人,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通过对这类信息的系统分析研究,我们将能够总结出含有三聚氰胺伪劣食品的伤害作用特点规律,从而可以通过广泛的宣传,使人们能够自我辨别这类危害并参与食品安全状况的监督。(三聚氰胺食物中毒问卷调查)

  我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5万多家,个体餐饮经营户有270多万家,生产的食品种类数以万计。每种食品都可能含有数十种甚至数百种危害成分的风险。除了像“ 三聚氰胺”这类人为造成的危害因素,我们每天还要面对更多的偶然因素和技术局限导致的危害。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还远远不能有效防范所有的饮食危害风险。

  人们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理性的认识,任何形式的质量安全监管只能提供有限的担保,而无法做到100%的食品安全保障。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每年也都会发生各种食品安全事故。即使是在食品安全管理极其严格的日本,2000年也曾发生过因食用受致病菌污染的牛奶,使1万3千多人中毒的恶性事件,而这些奶产品也都是检测部门认定的合格产品。

  人们必须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辨别食物危险,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伤害。全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也将有助于彻底改变我国食品安全状况。

(XYS200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