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兩蔣移靈五指山 第四代會得諾貝爾獎

劉台平

時間:民國九十三年十二月三日(星期五)

地點:台北近郊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兩蔣墓區預定地。

一位九十四歲的老人,頂著強風暴雨,步履蹣跚地走著,身旁幾位年輕人要來扶他都被拒絕了!想要接下他手中的物品也不答應。他吃力地邁著步子,幾度要被強風吹倒,他稍稍扶下欄杆、喘口氣,再次前進,終於他來到兩蔣的墓區,豆大的淚珠沿著臉頰流下,分不清是淚水還是雨水!

老人站定在墓的正中心,兩眼直視正前方,喃喃自語地說:「這個方位就對了。」老人吃力地拿出祭品跟方位羅盤,搖晃著被風雨吹打的瘦弱身軀,開始他的工作。旁人勸他歇一會兒,他猛搖頭說不累:「這是我走以前,能替他們做的最後一件事。」「就算我代表父親向他們盡的一點心意!」

這位與民國同壽的老人叫陸雲逵,與兩位蔣總統都熟識,抗戰時曾在重慶軍委會擔任要職,並在國共和談期間,擔任美駐華大使赫爾利的安全工作,是蔣中正得力的幹部。他的父親陸鼎揆與國父孫中山更是莫逆之交,國父安葬的中山陵設計圖,就是出自他父親的手筆。陸雲逵在兩蔣墓地前有感而發地說:「我父子兩代為總理、總裁、主席三人幫忙後事,也是無上的光榮!」

特勳格局小 方位蔭後代

十二月三日適逢南瑪都颱風來襲,五指山上整天風吹雨打、既冷且濕。老人吃力地睜眼向墓地四下打量,嘴裡喃喃有聲,手裡的羅盤也隨著雙手輪轉,一會兒他點點頭,一會兒搖搖頭。他吃力地在兩個年輕人的扶持下,勉強把兩百坪不到的墓園走完,口中不斷地嘆氣:「太小了!太小了!」

問陸雲逵先前點頭和搖頭為哪樁?老人略微想了一下,徐徐說道:「這塊地是上將區不是元首區,格局小了點!」這是缺點,但是方位氣勢不錯,後代子孫應該運氣不壞。他補充道:「第三代只能到部長,第四代會出諾貝爾獎!

五指山墓區管理處邱處長也表示,目前特勳區與上將區仍有模糊地帶,最近已在著手規畫,將兩區分開,更彰顯特勳區及元首的尊崇。

陸雲逵在園區停留太久,由於風雨太大,老人雙腿被風吹雨打得已經不聽使喚。但他仍拒絕別人的幫忙,在離開時,他向墓區略略點了頭,沉思片刻,轉身自己一步一步挪動蹣跚的腳步,扶著欄杆,一步一回首地告別墓地,離開五指山。老人坐上車,緊閉著眼睛,兩行淚水順著臉頰而下。

童子身試躺 中山陵絕佳

回到羅斯福路的家中,陸雲逵打開話匣子,敘述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故事從他父親陸鼎揆說起,他父親歲數與蔣公相當,與國父及蔣公都要好,是三民主義思想的忠實信徒,在上海是個殷實的企業家,本身也是一位知名的設計師。當孫中山於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二日逝世,他父親就希望能有機會替國父設計陵寢,但是由於當時兵荒馬亂,一直等到北伐成功,蔣中正於民國十七年打算迎靈南下,才邀請父親替他設計總理陵寢。

陸鼎揆在南京郊外紫荊山看好了一片山坡地,就是後來的中山陵,但是在選擇陵寢地點時必須慎重,不但要方位好、風水好,還要防水、防震,據陸雲逵回憶,不但要選龍穴龍脈,還要水火不入,耐震耐壓。

陸雲逵的父親照此條件慎選了十餘處穴,讓當時年紀還不滿十八的陸雲逵,逐一躺在指定穴點,每躺一次陸鼎揆便問道:「暖不暖?」當他回答「好冷!」或是「不暖!」時,他父親就叫他起來,再選一地讓他躺下試試,這樣試了十幾次,才又在比較暖的幾處中,挑選了最佳的位置。

陸雲逵說,圓形有三百六十度,每度一百公尺,「我從早上躺到天黑,也記不清躺了幾回?」但是國父陵寢就是這樣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