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BBC:结团旅游能有乐吗?

我说过:团体旅游是二十世纪最王八蛋的一大发明。
现在要纠正:团体旅游是十九世纪最王八蛋的一大发明。


结团旅游能有乐吗?

BBC中国网 鸿冈

你如果放假出远门旅游,会自己策划,还是参加旅游团?

我有时喜欢一个人独自出游,有时候愿意和伙伴、亲友搭档。一个人的话便于发掘自己内心遮盖着的,本来可能只有模糊意识的东西。跟好友一起出走则可彼此激发思考,分享收获。

跟一大群没有共同兴趣的人一起转悠,我却觉得无异于浪费光阴,闹不好碰上较劲的人,还会叫你生闷气,受折磨。

参加旅游公司组的团,发生这种遭遇的几率实在太大,决不可轻易陷足其中。

目中无光,疲惫无聊

我刚和伙伴到伊斯坦布尔(Istanbul)去了几天,再度验证了我这种偏拙之见。

在那里的景点和博物馆看到一个个导游举着小旗率团走过,总觉得他们身后的团员双目乏光,疲惫无聊。

根据我的成见,他们一方面肯定是日程排得太满,参观的内容消化不过来,另一方面众口难调,很多项目本来也没多大兴趣,只因是集体活动而被拖着去了。

疲劳的原因除了身体活动量太大,以及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太多,也是因为跟这么一大群人朝夕共处需要调剂关系,这无疑也消耗精力,我光想着都累得慌。

灌输信息

这栋宫殿是哪个皇帝哪年差人替他盖的,那幅画是哪个画家哪年给谁画的,真有那么重要么?

我曾经觉得这都是关键环节,总尽量聚精会神听讲解,看说明。

但若干年前跟一位老作家一起出走考察,每到一处古迹或博物馆他一听讲解员开口,就总颇不客气地谢谢他不要说话扰人。

迪克(Richard Fisher)说,他在所到之处只想静静感受眼前的宝藏精华,从中寻悟启发。

至于建筑或展品的历史轶事,若有必要以后可以找书或找人查证研讨,初看之时灌输太多无关紧要的信息只会妨碍认识和欣赏。

而且我们那趟出走之后他真写出一本书来,内容也并不匮乏。

迫不得已

当然有的时候参加旅游团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我七十年代从中国来到伦敦之后曾被英中了解协会(Society for Anglo Chinese Understanding,简称SACU)请去给他们组织的旅游团成员介绍在中国的生活经验。

那时侯,谁要想去中国旅游只有这一个途径,不仅必须参加SACU的旅游团,或者确切说是“学习旅游团”,报名的人要事先参加学习班加强认识,统一思想,才能通过审查,批准参加。

出发前每个人还必须承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开小差,参加所有的组织活动,等等。

这一切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开放之后当然完全变了,现在英国人去中国谁还参加旅游团实在是自投罗网。

悠久传统

不过团体旅游在英国历史长久,现在这种十人八人一队,或者二三十人一团的旅游从历史角度来说也都还得算是小炒。

1841年,反对酗酒的宗教组织节制会(Temperance Society)活跃人士汤玛斯•库克(Thomas Cook)被广泛视为当代团体旅游的鼻祖。

当时靠桌椅匠手艺为生的库克与新建的铁路公司商定,以每人一先令的价格(普通票价的一半)包下往返车票和途中用餐,把570名节制会员从莱斯特(Leicester)送到11英里以外的拉夫伯勒(Loughborough)参加示威集会。

此事经营成功,他又安排会员孩子的夏令营,还组织350人从莱斯特去苏格兰旅游,包办车票和吃住,逐渐把买卖做大,自己和儿子开始靠旅游业挣钱了。

实惠

几经转手的汤玛斯•库克公司至今仍号称欧洲第二大的旅游集团公司。虽然他们早就开办面向不参团队的独立旅游者的服务项目,团体旅游仍然很有市场。

但这是图什么呢?当然批量提供带来的价格优势是个重要因素。

虽然过去几年英国人自己上网订票订旅馆不断增多,致使集体旅游人数不断下降,但库克的主要竞争对手TUI旅游公司刚刚公布的数字显示,顾客又开始选择全包的旅游了,数字据说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但这不是我关注的。你要想在海边晒太阳,泡酒吧,愿意与同类扎堆,恐怕已经不可救药。

可若是为了长见识,开眼界,增加对自己的内心和外面世界的了解而出走,却还是愿意参团,而且不是纯粹为了省钱,希望听听你做此选择的理由。

旅游业行家的观点当然也欢迎。

(鸿冈 2009年5月11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