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贬损人的最高境界

上山采蘼芜,读诗慕秦汉

吴澧 @ 2008-11-28 0:00:00
http://www.bullog.cn/blogs/woodlee/archives/227537.aspx

  本文承敝人与网友的讨论而来。兄弟谈英语学习时提到古诗《上山采蘼芜》,称“长跪问故夫”一句中的“长跪”,仅是表示尊重,并无卑屈之意。俺还举出《战国策》故事“唐雎不辱使命”为证:“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始皇帝一代雄主,见到唐雎挺剑而起,就吓得跪下了?始皇帝怎么可能如此窝囊?

  有网友质疑:“在秦王那里,可能长跪确实没有卑屈之意,但在采蘼芜的被休妇人这里,长跪却是有卑屈之意的。试想,如果彼时那妇人正与前夫对坐的话,那么,她突然长跪,问新人如何,那岂不是带有质问和挑衅的意味了么?这在男尊女卑极盛的汉朝,是不大可能的。”

  俺查了权威字典,没见“长跪”有卑屈的定义。想得起来的几个秦汉古文中的例子,也没有这一层意思。就诗论诗,让俺来解读,也不觉得有卑屈之意。这里干脆谈谈兄弟对全诗的理解。

  先看古诗《上山采蘼芜》(作者无名氏)原文。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相类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现在的人,激烈点的会说这首诗批判男人的喜新厌旧,温和点的会说这是一首怨妇诗。其实,秦汉之世,宫中有怨妇;上山干活的草民,养得起几个怨妇?喜新厌旧,男人心中或许有之,实行却不易,通常都是娶了个老婆就好好过一辈子。习俗是男尊女卑,但不是现在这样乱搞婚外情,有点钱就包二奶。秦汉之世,休妻是件相当严肃的事,只有那么几条理由,比如无子嗣,才可以把女人退回娘家。

  而且古人对诗歌的概念与现在不同。古人对文字有崇拜心理,所谓“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文章的重要,说是“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那是合天地参造化的。诗歌更是要起教化作用的,让孔老夫子讲起来,甚至“不学诗,无以言”。古人不会把乱七八糟的事都写到诗里去。《上山采蘼芜》这样流传很广的诗歌,应该教人一点言说的规矩。

  汉魏六朝作品中“蘼芜”(据说学名为 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一词很常见。司马相如《上林赋》就有:“掩以绿蕙,被以江离,糅以蘼芜,杂以流夷”。相如说蘼芜可以长在很多地形上(虽说这种文人话不能太当真);隋代诗人薛道衡的《昔昔盐》曰,“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他说蘼芜长在水边。《管子》云,“五沃之土生蘼芜”,也是要有水的。可见,在陕西气候尚很湿润的秦汉,蘼芜并不是深谷里的希罕物,那么女人为何要“上山采蘼芜”?在平地或水池边,采采不好吗?

  从前的人上山,是真的要用脚走,他们没有汽车没有盘山公路,更没有索道、电梯,唰的一声上去了。为什么故人要这么辛苦?而且从诗里看,女人是独身一人,为什么不叫个女伴?女人喜欢结伴,而且古人都是大家族,汉代画像砖上,劳动起来一帮子,她为什么独自上山?女人似乎有难言之隐,她不愿让别人知道。前人解释说采蘼芜为求子,在这一语境下,只怕有道理。

  或许男人是按习俗无奈休妻,因为妇人无子。他们是古人,老话叫作“一夜夫妻百日恩”,两人间的感情未必破裂。

  咱乡巴佬在老家上山打猪草,都要穿上厚厚的老山袜,每次上山,手上还是被刺条拉几道血痕。而女人只要有办法,从不上山干活。上山的话会让村里人觉得她很可怜。深山沟里的习俗是很稳定的,俺相信这和两千年前没有多大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为农耕文化,这点山乡生活的底子,就理解古诗的意境而言,可能比中文系读四年都管事。

  “下山逢故夫”,这时候的女人,该是什么模样?你要问现在的城里女孩,她会以为女人穿着吊带裙,露出的肩膀又白又嫩,头发上染了点暗红的高光,身上喷了香奈尔。女人上山是为了采购兰蔻香水,与香奈尔比较一下,看看自己更喜欢哪一种。但在古人想来,大概是裙裾钩了几个洞,手背有血痕。就算古人袖子比较长,相遇坐下聊聊时女人垂下袖子,男的还是看到了。

  他们是古人,他们仍然生活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时代,男人多半脸有不忍之色。而敏感的女人,受这脸色刺激,顿时“长跪”问道:“新人复何如”?而男的则很自然地想到了“手爪不相如”——两人的手不一样,新人有丈夫,不必上山吃这个苦。

  这时女人应该已经把手收好了,但一句“手爪不相如”引出了她的委屈。她或许鼻子有点酸,她或许看了看自己的手背(如果要根据这首诗排个小话剧,这是可以考虑的动作),她抱怨说:“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请注意这两句在诗里的位置。这种在长期流传中形成的古诗,其生活细节的编排,如托尔斯泰长篇小说般真实自然。

  如果把全诗炒乱了,请大学生重排,十之八九当然不知所云,个别侥幸排出,她一定会把这两句放到末尾,在男人说明了“手爪不相如”的理由之后,并且诧异全诗到底结束了没有——“故人从閤去”后面还该写上“去去长相绝,你是一头猪”嘛,否则,如何体现政治正确的愤怒?可惜古人没受过红色教育,没这么好斗,他们只是交流生活的无奈。

  男人这时有点尴尬。既要怀着恻隐之心安慰面露委屈的故人,但按古人心态,男人也不能很下贱地在一个女人面前诋毁另一个女人。他沿着“手爪不相如 ”说下去。“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仅仅就纺织技巧而言,故人胜过新人。可是男人娶老婆,即使现在,也很少有只看女人能挣多少钱的。美貌,宜子,孝顺公婆,守妇道,这对古人更重要。男的不比较那些真正要紧的事项,不讲新人是否有子,只说“将缣来比素”——既不算唐突新人,但多少搪塞了故人。这是很委婉的温良恭俭让的言说技巧。

  古话说“诗无达诂”,好诗都可以有多种解读。上面所言,只是本人一家心得。不管何种解读,这样的古诗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话技巧结晶。研读古诗,审美欣赏之外,是要增加我们的智慧和改善自己的语言技巧。

  这首《上山采蘼芜》里的言说技巧,今日已是空谷足音。咱老吴家的才子、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人民日报》(11月20日)撰文,批评不少高级干部言词拙劣,为国丢脸。此中原因之一,就是大红朝的语文课被上成了批判课,文学史被编成了革命史。《上山采蘼芜》里的男人,在革命史里和批判课上,是一定要谴责要批判甚至要打倒的。可是,如果读古诗只是为了批判古人,这个太”封建“,那个是“糟粕”,政治上固然正确,但你能学到什么呢?是精华,还是成语故事“买椟还珠”里的木匣子?

  而且敝人素来不相信世上谁有这个本事分得清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随便举个例子:宣战部一贯声称宗教是糟粕,但现在党报也开始说宗教是文化,甚至对佛教要适度鼓励,有人甚至提出儒教也是宗教,暗示中国人历来信教。为什么宣战部允许这类言论出台?因为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世界上太多的民族信奉宗教。为什么有些南美国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因为他们是天主教民族,你跟梵帝冈搞不好关系,他们就不理你,给钱都不理。于是,昨天所谓的“糟粕”,“麻醉人民的鸦片”,今天却拨了钱研究。

  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学习西方文化时就全盘西化,学习传统文化时就全盘古化,学习马克思主义时就全盘红化,少下判断多了解,先钻进去学通了再讲。

  钻进去了,回到汉代的语境理解《上山采蘼芜》,就会发现那时的古人,至少在文学中,女的很温顺,男的很忠厚,而且说话很得体。兄弟推荐诗中女人主持明年春节电视晚会,并建议那位故夫立即转任外交部发言人。

沒有留言: